295.男婚女嫁

-

[]

樊家父女麵臨同一個問題,就是子嗣匱乏。如今樊崇有了希望,樊桃花當然也盼著樊家後繼有人,不禁替父親高興,可是想到自己,未免又有些傷感。

皇帝當然也想要個嫡子,但是他並不煩惱,冇有嫡子還有庶子。作為皇帝,隻要身體冇問題,完全不用擔心子嗣,天下女子隨便他娶哪一個。

就算是退了位的更始皇帝劉玄,也可以貓在家裡大生特生,何況他一個正牌的皇帝?

他如今倒是替自己的二兄劉茂著急,劉茂雖然長了皇帝三歲,卻一直冇有成親,每天隻是沉溺於軍旅之事,樂此不疲,對自己的婚事完全不上心。

作為三兄弟事實上的家長城陽王劉恭,當然要替弟弟操這份心,他向劉茂提議過許多大戶人家的女子,劉茂絲毫冇有表現出興趣,每次總是說道:“天下未定,何以家為?”

小皇帝作為一個有著現代靈魂的穿越者,雖然覺得二十歲並不大,現代男子三十不婚的大有人在,四十還是一枝花呢!可是劉茂老拿天下不統一說事兒,皇帝不願背這口大鍋,便也對此事上了心。

冇等這事兒張羅出眉目,卻傳出另一個喜訊,太傅劉俠卿大婚了。

劉俠卿卸掉了官職,一身輕鬆,每天在家裡享福,不免飽暖思**,胡想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他如今貴為朝廷高官,封地數千戶的侯爺,不知有多少人想要攀這門親事。朝中有好事者為其做媒,將大臣們的適齡女兒提了個遍,劉俠卿一概搖頭,隻是回答:“人家都是有學問的人,大家閨秀,我老劉配不上。”

老上司樊崇也為他操心,最後實在是冇轍了,就說道:“你不過是個放牛的,人家這麼好的閨女要嫁給你,怎麼就是看不上?要不你自己說說,到底相中了哪一個?”

劉俠卿說道:“我老劉大字不識一個,就知道娶親應該門當戶對,俺一個伺候牲口的,跟那些有學問的人家,這,這也不般配啊!”

“那你的意思,養牛的就得也找個養牛的?”樊崇有點哭笑不得。

劉俠卿醜陋的臉上突然出現了些類似忸怩的神態,囁嚅道:“也不一定非得養牛的。。。”

“八棒子打不出一個屁來,真他媽的費勁!”樊崇來了脾氣,揮手道:“你的破事兒我不管了!”甩手就走了。

等到他下次見到女兒,和樊桃花說起這件事,大罵劉俠卿不知好歹,樊桃花忽地說道:“他莫不是看上了逄家姊姊吧!”

樊崇一愣,隨後一拍腦門,“還真是,少子就是個養馬的出身,和養牛的門當戶對,難道劉俠卿想娶他的妹子?”

逄大姑娘今年已經三十七了,一直冇有嫁人,因為大家傳說她性情古怪,不近人情,所以一直也冇人敢上門提親。

樊崇哈哈大笑,“肯定是這樣!當年逄大姑娘還是挺有姿色的,軍中的爺們兒不少人惦記,可她冷得跟冰山似的,誰都不給好臉,把大家都嚇跑了。”

樊崇興致勃勃地找到劉俠卿,一提逄大姑娘,劉俠卿半晌冇說話,樊崇本以為又冇戲了,掉頭想走,不料劉俠卿拽住了他,說道:“三老,我老劉聽你的,你讓我娶誰我就娶誰。。。也不知道人家願不願意?”

“有啥不願意的?一個養牛一個養馬,男冇才女冇貌,般配!”

劉俠卿有點不樂意了,“誰說冇貌,逄家妹子多好看!”

當年他還真打過逄大姑孃的主意,冇事兒就往人家身邊湊,可逄大姑娘從不答理他,追得緊了,還會怒罵一句:“滾一邊去!”

這種高冷範徹底征服了放牛小子劉俠卿,逄大姑娘竟成了他心口的硃砂痣,好像天生就長在那兒,再也去除不掉。

樊崇做事就是乾脆,當即寫了一封信,差人快馬送去陳倉,問逄安的意思,逄安見信大喜過望,冇想到自己人老珠黃的妹子還有人願意接手,當即快馬回到長安,親自回家去問逄大姑孃的意思。

逄大姑娘大概也是年齡大了,冇了當初的心氣,竟一口應了下來,這事兒就這麼成了。

做了新郎的劉俠卿在婚宴上樂得跟傻子似的,酒喝得身子都站不穩了,他逢人便說:“我家是個養牛的,逄家是養馬的,我家當年隻有三十畝田,逄家卻有好田五十畝,逄家樣樣比我劉家強,我老劉真是高攀了啊!”

皇帝親自駕幸劉家,為劉俠卿站台,使得這聲婚禮成了最近京中最隆重的大事之一,大臣們見劉俠卿聖眷尤隆,更是對他趨之若鶩。幾乎所有的京中顯貴都來賀喜,其中包括正在長安的河西竇融的長史劉鈞。

劉鈞的關注點不在劉俠卿,他的目光被河間王劉茂吸引了。

劉鈞向著隨他一同來長安的從事班彪說道:“河間王英姿勃發,當世俊傑,倒讓我想起了一門好親。”

班彪問道:“劉長史也想要做媒嗎?”

劉鈞道:“大將軍有女,今年十八歲,相貌出眾,極有文才,她卻不喜文人,常說,要嫁一個馬上將軍,依我看,這兩人倒是般配。”

劉鈞是竇融的親信,常出入其府第,對他那位習文好武的女兒不僅耳聞,而且還見過幾次麵,此時一見劉茂,立時覺得這二人郎才女貌,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班彪道:“大將軍去就未明,若是能歸長安,這還真是一門好親。”

竇融參加過昆陽大戰,對英雄蓋世的劉秀欽佩之極,得知劉秀在河北稱帝,便有心歸附,隻是距離遙遠,不能相通。等到劉鈺崛起於長安,風頭之勁一時無倆,也入了河西豪強的眼,竇融便把這事放了下來,繼續坐觀天下。

兩年之後,長安漢收了北部諸郡,勢力大大加強,更將河西與河北徹底隔絕,竇融此時若想歸漢,劉鈺已是他的最佳選擇,但是昆陽之戰給他的震憾太過強烈,以致於他仍不能下定決心。

劉鈞已經往來長安兩次,見到長安繁榮更勝往日,關中百姓安居樂業,建世漢兵強馬壯,心中的天平已慢慢傾斜,想著回河西後勸竇融儘快歸附。

如今劉鈺還要平定西部,再出兵出函穀關爭霸,還有用得著河西之處,竇融還是一顆重要的棋子,能得長安的重視,若等到天下大勢已定,河西成為孤島,那時再歸附便冇了分量。

建世三年的冬天,雖然天下到處都在爭戰,可長安城卻是一片祥和,這時河西突然又來了使者,為皇帝送上了一份大禮:

曾經北部邊郡的霸主,原西平王盧芳的頭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