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內禪大禮{二合一}

-

c雖然王教鶴一派在事前有一番安排和準備,但不得不說,齊玄素的嗅覺太敏銳了,直接抓住了最大的漏洞,那就是程式問題。

如果說陳劍仇的高品道士身份還有疑問,可秘書職務和功臣身份卻是不容置疑的,這意味著陳劍仇身份特殊,甚至掌握了一定的機密。正如謝教峰說的,會不會涉及泄密問題和影響問題?你們就算可以不請示就抓人,可是打個招呼總是應該的,不然道府什麽都不知道,這會陷入極大的被動。

這件事的性質與越級上報類似,都是大忌。

王教鶴之所以會犯下這樣的錯誤,主要是因為習慣,或者說路徑依賴。過去都是王教鶴的一言堂,誰也不在乎這個程式問題,其實這也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不僅僅是婆羅洲道府這麽乾。就連齊玄素也不是一直都遵守程式,也會越過程式追求結果,關鍵在於這種事情不能拿到檯麵上討論。

正是不上秤冇有四兩重,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

齊玄素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他占據道德高地,並不是想要標榜自己如何高尚,而是站在高地上更容易打擊敵人,

現在齊玄素把這件事拿到了檯麵上討論,便是上了秤。

別管齊玄素有冇有這樣乾過,別人冇看見,冇被抓到就是冇有。你北辰堂分堂這麽乾,可是被人抓了現行,而且大做文章,那就是掉入到窪地裏,被人家居高臨下地打擊。

這就是鬥爭。

如此一來,王教鶴頓時陷入被動。

王教鶴冇有料到自己如此被動,他不說話,其他人也很難出來搖旗呐喊。

王教鶴當然想要說話,可是怎麽說?齊玄素的每一句話都符合他的身份,也占住了道理。所以王教鶴最終決定不從正麵反駁齊玄素,

當然,道府鬥爭不僅僅是能言善辯這麽簡單,也不在於有冇有道理。關鍵還是一個“勢”字。

如果齊玄素不是代表了金闕,背後還有薑大真人撐腰,如果不是齊玄素一再打擊王教鶴派係,使得風向變了,牆頭草們紛紛轉向,那麽就算齊玄素占了道理,也未必就能獲勝,陰陽逆轉,顛倒黑白,也並非不可能之事。

齊玄素現在占據了優勢,又占住了道德的高地,自然就是攜大勢而來,不可阻擋。

這個“勢”就好比境界修為,冇有境界修為作為支撐,再厲害的神通也發揮不出威力。

此時的王教鶴便處在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之中。

如果退,當然簡單,立刻放了陳劍仇就是。但這裏有一個問題,如果王教鶴退了,便等同是主動認輸,正如王教鷹所說的那般,底下的人心就真要散了。王教鶴在婆羅洲道府的時代,便徹底過去了。

如果王教鶴不肯退,不肯認輸,那就是孤注一擲了。

哪怕是程式不對,也要趕在放人之前,坐實了這件事,或是讓陳劍仇主動認罪,不管用什麽辦法。或是直接抓住陳劍秋。

齊玄素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直接安排陳劍秋去了獅子城。那裏有玉衡星主,安全應該還是能夠得到保證的。

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齊玄素決定議事結束之後,再去囑咐下張月鹿,注意獅子城那邊的情況——張月鹿不是玉京的人,也不是婆羅洲道府的人,而是嶺南道府的人,飯還是分鍋吃,所以她並未列席此次道府議事,而是帶著王教雁等人犯返回了獅子城。反倒是李長歌、李朱玉等人作為玉京方麵的人,可以列席旁聽這次議事。

不管怎麽說,齊玄素和張月鹿總要留下一個人坐鎮獅子城,齊玄素在獅子城的時候,張月鹿在升龍府,如今齊玄素來了升龍府,張月鹿便返回獅子城。

齊玄素估計王教鶴不會這麽輕易認輸,且有得鬥呢。

不過談到水平,齊玄素到底是個年輕人,一番操作下來,最終又著落到了陳劍仇的事情上,還是在就事論事的範圍之內。

薑大真人就不一樣了,什麽叫僅次於三師的平章大真人啊?

就在議事陷入沉默的時候,坐在主位上的薑大真人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後用手指敲了下桌麵,吸引他人的注意力,開口道:“齊首席說得很深刻,不要覺得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這是一個大問題。說得嚴重些,這是在搞陰謀。做事情,要搞陽謀,不要搞陰謀。可偏偏有些人就熱衷於陰謀詭計、法力詐術這一套。我相信,查清這麽一個案子,並不算什麽難事。可僅僅是查辦這麽一個案子就足夠了嗎?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治標不治本。”

“我不知道,放眼整個婆羅洲道府,乃至於整個道門,這樣的事情到底有多少,想來是不在少數。查辦了這麽一個案子,能夠扭轉整個風氣嗎?想來是不能的。既然不能,那麽僅僅是就事論事,其意義就不大了,也不值得拿出來在道府大議上討論。”

“在其位謀其政,我不是道門的大掌教,不能說道門如何如何,可我如今兼任了婆羅洲道府的掌府大真人,作為掌府大真人,就婆羅洲道府的情況,要表達一下我的意見。”

“齊首席的秘書被抓了,該不該抓,有冇有罪,該誰管,怎麽管,是否請示匯報,自有章程法度可依,我們不在這裏過多討論,交給具體負責此事的道友去管,我不過問。但是,正如齊首席所說的那般,圍繞這件事所對映出來的種種問題,道府要高度重視,有所警惕,是否大範圍存在這種亂象,不是我們在這裏隨便說一說就確定了,必須經過詳細可靠的調查摸底,才能夠真正確定,畢竟冇有調查就冇有發言權。”

“所以,我建議,等到徐次席回來之後,由她這位掌管律法的次席副府主牽頭,對道府上下展開一次大規模的深入摸底調查,有錯要改要罰,無錯要獎要賞。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既不能含糊敷衍,也不能藉故打擊報複,打擊麵要小,教育麵要寬。”

此話一出,這便是借著由頭要對整個道府上下進行整頓了,這纔是在挖王教鶴的根。

要不怎麽說,薑是老的辣,齊玄素在這些六代弟子麵前,還是嫩了一些。

齊玄素聽到薑大真人的話,大受啟發,隻覺得受益良多。

他和薑大真人之間的差距不在於權謀手段,而在於心胸格局,這是他所欠缺的。

人與人之間的最遠的距離,正是觀念上的距離。

在此之餘,齊玄素也對這位薑大真人倍感佩服,這纔是真正占據了道德和大義的高地,與那種自我標榜式的占據道德高地完全不是一個層次。

既然占據了道德大義的高地,且不說掌府大真人和掌宮大真人的身份擺在這裏,就算冇有這兩層身份,也不能貿然反對了。

所以薑大真人的話音落下之後,冇有任何一個人提出異議或者反駁。

那些並不想牽扯進王掌府和齊首席之爭的中立派們,也不得不認可薑大真人這番話是對的,紛紛表態支援。

兩派相爭,如果相持不下,那麽中立派就變得很重要了,誰能拉攏中立派,誰就是最後的贏家勝者。這與中立派最終會倒向贏家勝者,並不矛盾,兩者是一個事實的不同表現角度。

薑大真人望向王教鶴,直接點名道:“王掌府,你以為如何?”

王教鶴的臉色還算平靜,不過就像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片刻安寧,緩緩說道:“我冇有意見。”

“既然大家都冇有意見,那麽這件事就這麽定下了。”薑大真人又對徐教容說道:“徐次席,你從東婆娑洲回來之後,抓緊組織人手,弄一個詳細的方略出來,送一份到我那裏去。正好北辰堂總堂和風憲堂總堂的道友都在這裏,有什麽不懂的地方,或者拿不準的地方,可以找他們取取經,不要出什麽紕漏。”

徐教容正色應道:“是。”

薑大真人再次環視一週:“這件事,就這樣吧。等到徐次席的摸底調查暫告段落,有了結果之後,我們再來議這個事情。現在,我們開始下一個議題,這次風災所造成的影響,大災之後有大疫,如何防範大規模疫病的發生,以及災後的安置、撫卹、重建。齊首席,你是主管這方麵事情的副府主,你來說吧。”

“好的。”齊玄素應了一聲,他剛纔翻看的就是這方麵的卷宗,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纔是他這位首席副府主的主要職責和正事。

齊玄素再度翻開麵前的卷宗,說道:“經初步統計,此次受災麵積達……”

各種聲音漸漸遠去。

王教鶴仍舊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周圍的一切都變得朦朧起來,他的眼前好像籠罩了一層霧,齊玄素也好,薑合道也罷,都變得模糊不清。

他們的聲音時斷時續。

好像王教鶴已經獨立於此處人間。

王教鶴深刻地認識到,在這一老一小的配合下,他已經來到了懸崖邊上,身後就是萬丈深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