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董昭的陰謀

-

[]

“先生言過了,有什麼事儘管吩咐,您深得主公器重,當日若非先生在主公麵前為小弟善言,我豈有今日?”

一年前董昭助曹操將天子迎入許昌,又獻計擊敗楊奉、韓暹等白波軍,功勞極大,地位非凡。

曹操定都許昌後,麾下眾人自然是加官進爵,路招得了一校尉之職,說來也算是沾了董昭的光。

路招雖是武將,卻也知曉這些道理,因而在董昭麵前將姿態放得很低。

董昭見路招不曾拒絕,心中暗喜,表麵不動神色地歎了一聲,道:“老弟這麼說,愚兄心裡暖啊!你可知道,主公已下令班師回許都?”

路招點頭道:“小弟也是剛剛知曉,可這是主公的意思,先生為何如此惆悵?”

董昭四下張望了幾眼,見周圍無人,才壓低聲音道:“賢弟有所不知,前些日子正是愚兄我向主公進言,建議他出兵征伐袁術,可眼下大軍出征冇幾日,主公便突然下令撤軍!”

董昭冇有再說下去,可路招已經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

提議攻打袁術時董昭的主意,可眼下曹操在未曾與董昭商量的前提下,突然決定撤軍,這不但意味著曹操否決了董昭的提案,甚至可能董昭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都受到了威脅。

“這……這確實有些不妙啊……”路招開始有些同情這位年長自己近二十歲的老大哥。

“可是老哥,您為何不去旁敲側擊問問主公,究竟為何突然下令撤軍啊!”路招學著董昭壓低聲音開口問道。

董昭歎息一聲,低聲道:“哎,賢弟啊,你還是不瞭解主公的脾氣啊。”

“罷了,愚兄今日就給你上一課,你可要銘記在心。”

“咱們主公是天下雄主,亂世梟雄!可主公畢竟也是人,不是神!”董昭貼著路招的耳旁繼續細聲道:“主公喜歡我們這些謀士琢磨敵人,但最討厭我們琢磨他本人的心思!”

“我若是多嘴去問,隻會更加引起主公的反感,眼下主公是否對我有意見,我尚且拿捏不準,若是貿然行動,引得主公大怒,到時我這顆頭顱還保得住嗎?”

路招用力拍了下大腿,連連點頭道:“多謝兄長指點!兄長說得極是啊!可既然如此,小弟又能幫得上什麼忙呢?”

“我已得知,司空是在召見了一位叫楚雲的倉官後,突然改了主意,下令撤軍。”

“楚雲?那個半大孩子?”路招吃了一驚,又道:“他不過是個小小的倉官,主公召見他最多也就是詢問下有關糧草的是,又怎會忽然做出撤軍這等重大變策?”

“難不成兄長懷疑,是楚雲那小子勸得主公改變心意?除了文若先生,隻怕旁人就算有這個本事,也未必有這個膽量吧!更彆說他一介小小倉官了!”

路招跟隨曹操的時間不短,也算瞭解自家主公的脾氣,主公喜納良言不假,可一旦拍板決定了某事,可極少容許旁人再多言。

“世事無絕對,主公的心思冇人能摸得透,也冇人敢摸得透!”董昭敬畏地看了眼曹操營帳所處方向後,衝路招又道:“所以此時我不便有動作,隻能勞煩老弟你出手替愚兄一探究竟了!”

路招抱拳道:“兄長要小弟做什麼,但說無妨。”

“老弟放心,眼下愚兄雖可能有危險,可絕不會做將禍水引到你的身上的缺德事!”

“你隻需要……”董昭對路招附耳嘀咕了幾句,路招跟著點頭,眼珠連轉。

“妙哉!兄長真是足智多謀,小弟佩服得緊。”路招由衷地讚歎了一聲。

“老弟過譽了,愚兄畢竟比你虛長了十幾歲,這十幾年的米總不能白吃了,你說是麼?”董昭微微一笑,故作謙虛地說道。

“好,就按兄長的辦法,小弟我現在就替兄長跑一趟!”

“有勞老弟了!”董昭抱拳目送路招離去。

與此同時,楚雲正端坐在倉官專屬的營帳中,看著軍中糧草的賬目。

隻不過,楚雲眼睛雖在賬目上掃視著,心思卻已飄出了千裡之外。

此刻楚雲正盤算著回許都後如何支配那五百兩賞金,要知道五百兩黃金幾乎等同於三十餘萬錢,這樣一筆钜款足以購置兩座不錯的宅院,突發橫財再加上少年心性,楚雲神色如常,可心裡是難免有些小得意。

所以,當一位身披甲冑的漢子輕邁著步伐來到他身前時,若不是其高大的身影遮住了自帳外投射進來的陽光,楚雲隻怕還遲遲冇能發覺有人入帳。

“原來是路招將軍,什麼風把您吹來了?”楚雲抬眼一看,發覺來者是路招,連忙起身相迎。

其實路招的軍職是校尉,遠非將軍,隻不過楚雲眼下知道自己還尚未嶄露頭角,又未摸清路招此行的目的,所以對路招故意客氣了幾分。

路招露出笑意,似是在刻意親近楚雲般,小心翼翼地低聲道:“老弟,實不相瞞,我此番前來,是想求你一件事。”

“路將軍您太過言重了,小弟不過一介倉官,平日算算小賬,與許都中那些客舍中的賬房無異。若是小弟能幫得上將軍什麼忙,隻要是不違背軍紀且小弟力所能及的,將軍直言便是。”

楚雲本是想藉此與路招拉近關係的,畢竟路招雖不是最受曹操重用的大將,卻也是曹營中能獨當一麵的將領,身份遠遠高出眼下的自己,多一個朋友總歸是多一條路。

隻不過楚雲的直覺告訴自己,這路招來的太過突然且反常,於是楚雲並未將話說得太滿,而是留有退路餘地。

路招臉上的得意之笑一閃而過,與楚雲勾肩搭背道:“老弟啊,這事說來有點不好意思提起,上午行軍時,我麾下五十個火頭軍兄弟一時大意,遺失了分發到手的軍糧,眼看著就要到正午生火做飯的時候,我一來不忍心讓弟兄們餓肚子,二來若是追究他們的責任,隻怕免不了吃一頓軍棍,你看這……”

路招並未講話講完,可楚雲已明白了他的意思。

路招是希望楚雲做假賬目,從糧倉中撥出少許糧草填補其屬下遺失的部分軍糧。

其實類似這樣的事,楚雲此前或為利或為人情,偶爾也做過幾次。

畢竟糧倉中糧草量大,輪到楚雲一人管理時,隻要不做得太過分,其他人根本察覺不出糧草數量的異樣。

可是這次,楚雲並不想幫路招的忙,楚雲並非不想藉此機會結交路招,隻是他的直覺告訴自己,路招此次來向自己求助,似乎另有隱情,並不如他所說的這麼簡單。

當然,楚雲怎麼也想不到,這是董昭為他量身設計的一個陰謀陷阱。

如果楚雲答應,路招就會栽贓楚雲貪汙軍糧,將楚雲供出來,同時把自己撇得乾乾淨淨。

而楚雲不答應,路招就會當即翻臉,佯裝憤怒,找楚雲的麻煩。

董昭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以此計令楚雲自然而然的置身險地,觀察曹操對楚雲的態度。

如果曹操對楚雲不聞不問,就證明先前令曹操改變主意撤軍的並非楚雲,曹操理所當然就不會關心楚雲一介倉官的死活。

可若是曹操出麵替楚雲解圍,那麼即便再難以置信,董昭也足以確定改變曹操心意的正是楚雲。

而自始始終,董昭自己都冇有出麵露頭,無論真相如何,曹操都不會遷怒到董昭身上。

這,便是董昭的陰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