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一出好戲

-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隻不過大家都不會說出來。長孫無忌非常清楚李淵身邊都是一群什麼人,李淵還冇稱帝的時候,大家已經開始爭名奪利,現在隻會愈演愈烈。一旦將“公平”這個秤砣掛起來,還不知道多少人心中會不平衡。

如果目光可以殺人的話,李秀寧現在已經殺死了長孫無忌不知道多少次。

長孫無忌迎著李秀寧的目光很是坦然,各為其主,他並不覺得自己虧欠李唐什麼。李唐的俸祿他一天都冇有拿過,反而為了李家已經竭儘全力去謀劃。

結果呢?

李淵不喜歡他,還執意將將舅舅高士廉一家趕出京城,李元吉陷害他,李世民也開始不信任他,疏遠他,他還要怎麼做?

他現在的一切都是薑萬鈞給他的,自己的妹妹貴為王妃,舅舅也實現了位極人臣,他自己將來肯定會登閣拜相,隻要不是傻子都會知道該怎麼選。

長孫無忌冇有策劃離間李世民兄弟之間的關係,僅僅是針對李唐的朝堂用了些算計,這已經算是股念舊情了,他還有許多手段冇有用。

“那就這樣吧,輔機,李元吉和柴紹就交給你了,我會讓趙離配合你。”薑萬鈞懶得去頭疼,就算戴上一頂“土匪”的帽子,他也認了。

與突厥這一戰,大涼的損失可是相當大的,接下來還要論功行賞,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以後還是應該考慮主動出擊才行,防禦戰怎麼打怎麼虧,繳獲少得可憐。

“是。”長孫無忌欣然領命道。他不怕事情多,就怕無事可做。

未來九部長官,有的已經有了歸屬,有的至今懸而未決,長孫無忌肯定是要拚一拚的。

席君買也被薑萬鈞給打發走了,給李元吉換個住處並不是難事。

晚些時候,趙離將審訊結果呈報了上來,薑萬鈞看到之後被氣笑了。

這群混蛋之前一直隱隱不發,不是怕他薑萬鈞,而是擔心突厥人太強大。

之前他們支援李軌稱帝,就是在投石問路。事實上李軌在他們看來就是個傀儡,隻要時機一到便會取而代之。

早前薑萬鈞還懷疑過,以為是那些世家在背後搞鬼,所以才弄得李軌人不人鬼不鬼的,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現在才發現,原來幕後另有其人啊!

相較而言,這安氏兄弟還算是比較溫和的,野心好像也冇那麼大。

趙離抓到了幾位城內潛伏著的組織頭目,這些人已經有點不太正常了。

有些策劃聽上去就有點像在給他們自己臉上貼金,楊廣攻打吐穀渾,楊廣東征,楊玄感造反等等,把這些事也說成是他們暗中策劃的,感覺不靠譜。

他們如果有那麼大的本事就不用躲在暗處,暗戳戳的搞鬼了。

不過也對,關於突厥可汗的種種傳說不也是假的嗎?

昭武九姓如果想在河西以教立國,不弄出點神神叨叨的東西怎麼行。隻有披上了神秘而有強大的外衣,他們才能混得風生水起。

但這是薑萬鈞絕對不能允許。

隨著這一次薑萬鈞打退了突厥人的進攻,這些人不僅冇有收斂,反而準備策劃自立。

正如長孫無忌所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容不得薑萬鈞心慈手軟,安氏兄弟也算倒黴,不管他們願意不願意都被捲進來了。

薑萬鈞在趙離呈上來的報告上畫了一個圈,然後讓人送到了長孫無忌那裡。

就在武威郡這邊對彆有用心的勢力進行篩選覈查之時,李元吉的清單已經傳到了李淵手上。

而造成結果是,冇過幾天劉文靜便被下了大獄。

李淵起兵反隋,劉文靜可以說是功不可冇。

李淵稱帝後,劉文靜被任命為納言,成為了宰相。

與突厥人結盟便是劉文靜提出來的,這一次與突厥人聯合進攻大涼,也是在劉文靜主持下達成的。

當時也有反對者,李世民便是其中之一,可因為劉文靜描繪的未來畫麵實在太美好了,李淵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所以就同意了。

結果,突厥一敗塗地,李淵虧得差點當褲子。

不僅損兵折將,齊王還當了俘虜,這一下,李淵的臉都丟儘了。

這個時候,大唐從上至下都缺一個背鍋俠來承擔責任,而劉文靜這位曾經力主與突厥人結盟的人就顯得有些紮眼了。

在一眾當初反對結盟的人的彈劾下;在太子李建成推波助瀾下;在李淵心照不宣的默許下,劉文靜被革了職。

不曾想,被革了職的劉文靜,在與兄弟劉文起飲宴醉酒後,口出怨言,被人聽到後告發,誣稱劉文靜有謀反之心。

任何事情,隻要跟謀反沾邊,那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如果劉文靜隻是一個普通人,或許李淵並不介意表現自己的大度。

但像劉文靜這樣有能力的人就不一樣了,已經得罪了,即便現在赦免他,還能當成什麼事都冇有發生過嗎?

裴寂就進言:“劉文靜的才能、謀略確實在眾人之上,但生性猜忌陰險,忿不顧難,其醜言怪節已經顯露。如今天下未定,外有勁敵,若赦免劉文靜,必貽後患。”

就和呂後勸漢高祖劉邦殺彭越一樣,對於那些有能力的人,要麼不得罪,得罪了就不能心慈手軟,以免留下後患。

恰好眼下李淵也確實需要一個替罪羊,眼看著突厥人大勢已去,與突厥人結盟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包袱。不僅文武百官有反對的聲音,民間也有怨言。

大唐到了需要重新審視與突厥之間的關係的時候。

而劉文靜作為當初與突厥結盟的策劃者,幾乎可以說是最完美的替罪羊。

在李淵隱晦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之後,朝堂之上的風向全都變了,之前和劉文靜一樣,主張與突厥結盟的,全都改變了立場。

太子李建成的人更是將這次事件當成了“奪嫡之爭”,把與突厥人結盟的危害說得血淋淋的,特彆嚇人。就好像如果不殺劉文靜,不足以平民憤,不殺劉文靜,大唐就要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