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任重而道遠

-

[]

魏征一方麵是在替薑萬鈞分析局勢,另一邊也是隱含勸諫之意。很多時候,上位者將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往往就是從權利“平衡”開始的,而這有時候又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眼下薑萬鈞其實也在麵臨著類似的情況,等擊退了突厥人的這次進攻,如果能做到大規模消減突厥人的有生力量,那北邊防線的壓力就會減輕許多。接著就要東進了,東進之前要不要稱帝?

一旦稱帝,上層的權力體係就要正式走上前台,再像現在這麼模糊是不行的,平衡也會成為他首要考慮的問題。

不過薑萬鈞並不打算為了平衡而去平衡,那樣時間長了勢必會造成僵化,缺少變化,像一灘死水,怎麼可能還有生命力呢?

三公九卿或者三省六部,這都是有先例可借鑒的。

薑萬鈞的想法是保留六部,在吏、戶、禮、兵、刑、工,這六部的基礎上,增加商,教,監三部,“商”是負責商業貿易的,“教”是負責教育的,“監”是監察部,相當於漢朝時期的禦史大夫。由內閣取代三省,內閣設有左右丞相,屬官若乾。

九部尚書以及左右侍郎,隻要掛上“內閣平章事”,便算是內閣成員。

全國大大小小的奏章,先交到內閣,內閣負責草擬處理意見,再由宰相把意見呈報皇上批準。同樣,皇上如果有什麼想法,通常情況下要先交到內閣審議,宰相蓋章,才能下發執行。

不過兵貴神速,在用兵的問題上,皇帝有權繞過內閣,直接下令。

同時薑萬鈞準備組建少府,組建少府可以方便他繞開內閣做很多事情,手裡有錢,有糧,有兵,這纔是他放權的底氣。

薑萬鈞不介意放權,但如果一點後手都不留,那就太天真了。

內閣左丞相肯定是魏征了,右丞相暫時空置,同時魏征還會兼任監察部尚書一職。

其他各部人選,以後再商議,薑萬鈞會充分考慮大家的意見。

距離稱帝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正好可以考察一下幾個人選。

魏征已經不止一次聽到薑萬鈞暢談關於未來的設想,他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見解,他最擔心的便是皇權不受節製,薑萬鈞可以保證自己不亂來,後世之君呢?

事實上,薑萬鈞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大膽,薑萬鈞願意主動將皇權關到“內閣”這個籠子裡,讓魏征倍感欣慰的同時,也深知自己責任重大。如果他不能管理好內閣,那就辜負了薑萬鈞對他的信任。

至於薑萬鈞提出要組建少府的事,魏征並冇有意見。皇帝有自己的小金庫這要求很合理,總比皇上天天盯著國庫,今天修個院子,每天建個園子,最後把國庫都掏空了強。

前幾日李剛來信,人才培養方麵進展得很順利,現在整個大涼,有教習三百餘人,學士三十多位,碩士四人,博士和院士一個都冇有。

李剛和魏征對這個數字已經很滿意了,可是薑萬鈞卻覺得遠遠不夠。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問題,質量上也是差強人意,薑萬鈞隻能說,任重而道遠啊!

薑萬鈞和魏征兩人,一直聊到很晚。

蕭月仙能聽懂,但卻裝做一臉天真,一邊給薑萬鈞斟酒,一邊偷偷打量著身邊這個男人……

等到薑萬鈞將魏征送走,他已經有了七八分醉意。

就在薑萬鈞歇息的時候,遠在伏俟城內的褚亮和兒子褚遂良正在“冷戰”。

褚亮父子到了西寧之後不久便被送到了伏俟城,褚亮很快便適應了這裡的環境,不久前剛剛考過了碩士學位,成為即李剛,高士廉,魏征之後,第四位擁有碩士學位的學者。

褚遂良也拿到了李剛親手為他頒發的學士學位,可是褚遂良誌不在此,他和父親不一樣。在與薑萬鈞接觸一段時間之後,他的眼界已經不一樣了,而且他也期望展現自己的才華。

然而現在他卻要整天和父親一樣年紀的人待在一起研究學問,他實在無法靜下心來。所以他想回西寧,但父親不同意,這讓褚遂良很受傷。父子二人誰也無法說服對方,最後陷入了“冷戰”。

褚遂良從家裡出來,沿著筆直的街道漫無目的的走著。

伏俟城其實很適合居住,在這樣一個亂世,這裡就像世外桃源。在伏俟城的正當中,有一座巨大的圖書館,這是城中許多人心中的聖地。隻要是讀書人,根本不用擔心餓肚子,在圖書館裡抄一天書會有不菲的補助。若是能拿到教習的“學位證書”,還可以去當老師。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是褚遂良在圖書館的牆壁上看到的,據說是君上說的,褚遂良非常認同這句話。如果是和平時期,他並介意留在這裡當一個教書的先生。

父親嘴上說自己並不在意仕途,可從他每天都要打聽外邊發生的事來看,他隻不過是拉不下臉來。既然是這樣,不如自己先走出這一步。

想到這,褚遂良轉頭朝著李剛先生家走去,他打算瞞著父親偷偷的離開伏俟城。想要離開伏俟城需要路引,這要李剛先生幫忙才行。

李剛先生的家就在圖書館附近。

即便到了晚上,圖書館也不會關門,圖書館免費供應吃的,但很少有人在這裡白吃白喝。

李剛的家門口停著一輛馬車,褚遂良猶豫了一下,還是向門房提出來要見李剛先生。

門房很客氣,一口一個“小先生”,叫得褚遂良都覺得不好意思了。

時間不大,府上的管家出來,領著褚遂良走進了院子。

褚遂良走到書房門口,突然目光一凝,正對著門口坐著一個人,一身道袍,頭戴道冠,仔細盯著一個人看是非常不禮貌的,尤其麵對的還是一位女子,褚遂良趕緊低下頭。

“學生褚遂良拜見文紀先生。”褚遂良的證書是李剛先生簽發的,所以便有了這師徒之名。

“是登善啊!坐吧。”李剛一邊說著一邊示意下人上茶。

聽到褚遂良的名字,原本低著頭的李秀寧臉上露出一絲驚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