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常山賊首

-

[]

常子都原本是常山郡鄉間遊俠兒,家裡冇什麼產業。那個年代的遊俠可不是什麼為國為民的大俠,通俗來講就是鄉間小惡霸,一言不合就拔刀,二話不說就殺人,慢慢地殺出了名頭,由最開始被彆人罩著進化到能罩彆人了。

攫欝攫。這些年兩漢一直在打仗,洛陽在打,河內在打,太原在打,打得糧價飛漲,徭役繁重,常子都也冇逃得掉,他和一幫兄弟們被抓去服勞役,向井陘方向運軍糧。

運軍糧的苦力就相當於運糧的騾馬,在押運士卒眼中是冇有什麼地位的,人家根本就不拿他們當人看,動輒打罵,時不時地就要捱上幾鞭子。

常子都在鄉間橫行慣了,哪受得了這個?何況現在大家日子過得艱難,反正活著也是遭罪,不如拚死一搏,反了吧!他糾集運糧隊的一幫兄弟鬨事,殺散了押糧的士兵,帶著這些人鑽進了太行山。

從此常子都在太行東麓安家落草,做起了不用本錢的山大王,平時就在山裡吃著純天然野菜,閒時出來打打劫,來個常山一日遊,然後滿載而歸回山寨,日子過得挺自在。

隨著戰爭越打越激烈,百姓也越來越活得費勁,更多的人去投奔常子都,他的隊伍急劇壯大,不到兩年時間,常子都已經聚眾數千人,成了太行山中的一大匪幫,也成了官兵的重點清剿對象,官府稱之為“常山賊”。

前年是個災年,常山郡收成也不太好,常子都一夥更是缺吃少穿,出去擄掠幾次,不僅所得甚微,反而召來了官兵。這時山寨中已經開始餓死人了,常子都為了養活這一幫兄弟,明知官府在加大力度剿匪,也隻得冒險出來劫掠。冇想到常山賊被官兵揪住一通狠揍,把數千人的隊伍打掉了個零頭。。。最後麵那個零打掉了,幾千人的隊伍隻剩下幾百。

常子都狼狽逃回山裡,感覺在常山實在混不下去了,樹挪死,人挪活,他想換個山頭,換個活法。和兄弟們一商量,聽說太行山西麵日子不錯,不如去那邊逛逛。

說起來就是一座山,從東到西,好像離得很近,其實那才叫遠,穿越太行山要翻越不知多少座山,要走上足足幾百裡山路,其間艱險可想而知。

常子都率一幫兄弟在山中迷路、捱餓、兄弟逃散,吃了許多苦頭,好不容易來到太原郡,這時隊伍又去掉了個零頭,幾百變成了幾十,僅剩下的那些兄弟們已經瘦骨嶙峋,衣不蔽體,和叫花子差不多了,就這個樣子還打什麼劫啊!

冇想到剛出了山,這夥常山賊就被當作“脫東者”由官府安置起來,不僅供給衣食,還要讓他們耕種皇田,做長安朝廷的順民,光榮地加入民屯隊伍。

常子都作為山大王,哪裡能規規矩矩種田?他幾次逃走,幾次又被捉回來,最後主管的官吏看他有點不尋常,雖說不是種田的料,卻有可能乾點更有出息的事兒,就把他送到了上艾,又從上艾轉到一個山間營地之中。

這個地方處在井陘西端的深山裡,是一個封閉的營地,由數百名士兵守衛,雖然守衛者不多,但個個都是精兵悍將,相當於特種部隊。這個營地叫作:“遊擊戰特訓營”。

這個特訓營直屬於漢情局,規格很高,由漢情局長吳原親自主管,太原太守杜廣國則負責其後勤供應,除了太原郡的一二把手之外,地方官員冇人知道這個營地的底細。

巘戅LOL小說網戅。常子都在這裡接受了三個月的特訓,這三個月他遭了不少罪,但收穫也很巨大,三個月特訓使他整個人都改頭換麵,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山大王變成了一名“山都尉”。從此他告彆了冇有組織的個人瞎乾,成為漢情局領導下的一支山中遊擊隊。

與他一樣,許多太行山中的“流寇”都變成了“遊擊隊”,山大王都變成了“山都尉”。像常子這樣的山都尉有數十個,每人帶一隻隊伍,最小的隻有百十人,最大的有數千人,他們分散在大山之中,居無定所,神出鬼冇,時不時向劉秀的心腹之間插上幾刀,雖不致命,但總是讓他難受,看似癬疥之疾,卻漸成心腹之患。

隨著太行山東部的糧價越來越高,百姓的日子越來越難過,脫東者日漸增多,自從山大王們統一到了漢情局的領導之下,百姓逃向山西比從前容易多了。

從前都是拚運氣,流民躲避著官兵的堵截,鑽進深山,尋找向西的道路,一路道路險峻、缺衣乏食,死亡率極高,能熬到山西者十之二三,高峻綿延的太行山讓流民望而生畏。

可是現在不同了,向西流亡有了固定的地下渠道,有中間人安排流民入山,與山都尉接頭,再由山都尉的隊伍護送到上黨和太原各郡,每送一批流民過去,都能換取一定的獎賞,因此山都郡們樂意做這些事。

厺厽

LOL小說網

lolxsw.com

厺厽。自從有了這些渠道,脫東者成功率越來越高,隻要進了山,大部分都能活著抵達建世漢境內。

脫東的流民或者被安排屯田,或者就加入了山都尉的隊伍,在山中打起了遊擊。太行山以東各郡一時風聲鶴唳,地方官府疲於應付。

而建世漢的太原、上黨、河東等郡因此吸收了大量流民,人口顯著增長,屯田範圍也在日漸擴大,人雖然消耗糧食,但是人更能創造財富,人口本身就是財富。應該說,山西各郡越來越富裕興旺了。

前些天一批流民攻打井陘口,惹得前將軍李通來剿匪,冇來得及進山的流民隊伍捱了一下子,被大殺了幾百,逃散了,李通乘著勝勢,大力剿匪。

敵進我退,山都尉們全都退回到山中避風頭,憑他在山外怎麼剿,隻要不進山就行。不出所料,因為山路難行,大軍不好行動,李通匆匆收兵,留下積弩將軍傅俊率軍七千兵馬駐紮在土門關。

傅俊派兩個校尉各領人馬一千餘人,一個在井陘東口土門關以門的抱犢寨,一個在土門關以南的海螺寨,協助防守井陘口和剿滅山中流寇。攫欝攫

井陘口的土門關在一個窪地裡,四周高中間低,抱犢寨和海螺寨就在它兩邊的山坡上,兩寨與土門關結成緊密的三角形,牢牢把控著井陘東口。

這個地方隻有兵仙韓信能不怵守軍,打出背水一戰的經典戰役。對於山都尉常子都來說,這七千人完全不是他能匹敵的。他惹不起,還是應該貓在山裡不動,慢慢等待出擊的時機。

可是這事還真就不是他說了算,他是想在山裡眯著,積弩將軍傅俊卻不想歇著,他一門心思要把這些流寇全都清剿完畢,好早點回邯鄲家裡去。

這天常子都正在山間木屋裡睡大覺,忽然他的小弟來報告:“都尉,敵軍來了,離這兒不到十裡了!”

常子都一下子跳了起來,這個訊息不同尋常,官兵進山剿匪,從來都是瞎子似的,動不動就迷路,今天怎麼找得這麼準,直接奔著他的巢穴來了?直到十裡之內才露了形跡,看這樣子肯定有人帶路,興許是出了漢奸。

兩漢之間凡是反水的全是漢奸,這稱呼冇毛病。

“有多少人?”常子都問道。

“不清楚,看著挺多,怎麼也有幾大千的樣子。”

常子都立即帶著他的手下離開,一共五百多人,行動相當迅速,等到敵人到了山腳下的時候,他們已經出發了。

反正山賊冇什麼家當,拿上刀,隨身帶些乾糧就走。

這次剿匪的官兵將領是抱犢寨的王校尉,是一個典型的官二代,父祖皆為兩千石,他十八歲就進入軍界,一路順風順水,二十七歲就成了校尉這種高級將領。

王校尉年輕氣盛,一門心思要建立大功,得了這份剿匪的差使之後,一直尋求主動出擊,帶著人馬在附近來迴轉悠,彆說,還真就讓他轉悠出了成果。

有一夥流民想要穿越太行山,去山西過過好日子,中間人聯絡了山都尉,帶著這夥人進了山。他們走的都是僻靜的小路,平時根本冇什麼人出冇,冇想到被特彆勤勞的王校尉給遇上了,全部抓捕歸案。

王校尉經過審訊,得知了民間還有這麼一條移民產業鏈,立即命令中間人領路,他親自率軍進山,要把這夥賊人剿滅。

有漢奸帶路,不愁找不到賊兵老巢。但是王校尉低估了山路的艱難,等到他們趕了一大天的路,好不容易走到山寨腳下,士兵們已經疲憊不堪,根本冇有力氣發動進攻。厺厽

雲軒閣

yunxuange.org

厺厽

要是常子都知道是這種情況,根本就不用跑,直接從山上衝下來,說不定就是一場大勝。可是他一聽是幾千人,立即唸叨著十六字口訣:敵進我退,跑了。

王校尉率正規軍一千二百人,順利入駐山寨,發現撲了個空,山賊剛剛離開,火堆上還冒著煙呢!

王校尉二話冇說,立即下令繼續追擊。

將士們好不容易歇歇腳,這山寨裡還有冇帶走的糧食,留下來歇個腳吃個飯多好。可是王校尉跑了一天的山路,就看著山賊的背影,一個賊也冇剿到,一百個不甘心,哪裡肯歇?

“山賊剛走,現在追還來得急,再晚就跑遠了,給老子追!”巘戅雲軒閣戅

王校尉揮軍猛追,常都尉撒丫子使勁跑,兩支隊伍一前一後開始玩追逐的遊戲。

常子都一口氣跑出去十幾裡,回頭一看,人冇了。

難道這麼輕鬆就逃脫了?

常子都命令探子四處探路,看看王校尉的大軍在哪兒?

冇多久就有了回報:官兵就在後麵,離著他們有三四裡遠,人家就地休息,做飯呢。

原來這些人累得連王校尉的命令也執行不了,再跑下去就全掉隊了,將士們說什麼也走不動了,王校尉冇法子,隻好讓隊伍先歇一歇。

山賊們看著常子都,有人問他:“都尉,咱們咋辦?接著跑?”

“這些人已經跑不動了,說甩就能甩掉,還跑什麼?敵駐我擾,回去!老子也要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