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功過之論

-

[]

撫民將軍劉俠卿撫著太傅逄安的屍體大哭,悲痛欲絕。逄安的舊部王強、李勇等人也拜倒在地,一片號泣之聲。

“大司馬是為了救我等的性命,才孤身犯險,被賀長年這廝殺害,是我等害了大司馬!”攫欝攫欝

“都怪賀長年,若不是他要反叛朝廷,大司馬怎麼會死?”

當時他們都跟著賀長年作亂,如今卻一致聲討起賀長年來了。

鐘離華來到劉俠卿身邊,低聲道:“將軍節哀,上林苑還要倚仗將軍主持大局。如今叛軍首領伏誅,這些附逆者該如何處置?還有賀長年的舊將周雷,在昆明池西畔駐紮,據說手下有兩千多兵馬,一直冇有什麼訊息。末將願帶兵前去平定,請將軍準許。”

斬首數萬冇有了,斬道兩千也還算湊合,這個小目標總得讓人家完成吧?

劉俠卿抹了把眼淚,站了起來,說道:“還打什麼打?陛下不想過多殺傷,大司馬豁出去自己的性命,急著要趕在大軍之前過來,也是想保全這些人的性命。京城裡死了將近三百,這兒又死了好幾百,死多少是個頭?唉,這麼多年從東海走到長安都不死,現在反倒死了,這都是命啊!”

他轉向那些伏地跪拜的將領,說道:“你們誰到周雷那兒去一趟,讓他來此伏罪,我回到長安,也能替他向陛下求個寬大,要是他執迷不悟,那就彆怪我老劉下死手了。”

有幾個人爭著道:“我去!我去!”厺厽

閱筆趣

yuebiqu.com

厺厽

“他小子要不束手來降,老子宰了他!”

很明顯這是個爭功的機會,可以用這功勞多少抵消自己的罪過。

“你們一起去吧!”劉俠卿揮了揮手,打發他們走了。

鐘離華暗暗歎氣,看來斬首兩千也冇有了。賀長年已死,周雷絕對不敢再做抵抗。小目標也飛了,封侯還是等下次吧!

劉俠卿派人飛馬回長安報逄安的凶信,他則留在上林苑處理後續之事。

果然,第二天周雷自縛請降,至此,未費平叛大軍一兵一卒,賀長年呂岩之亂全部平定。

事實證明,讓劉俠卿來平亂真是選對了人,撫民將軍是赤眉係故人,與叛軍都比較熟悉,大家對他有一種天然的信任,投降時不會患得患失。

當然更重要的是左大司馬逄安來的這一趟,他把道理都擺清了,說動了諸將。賀長年殺了逄安,徹底失去諸將之心,引發內亂,並反噬了自己。

如果賀長年不死,叛亂絕不會輕易平定,他必會拉著大傢夥與朝廷不死不休。

可以說逄安以一已之力平了叛,避免了大規模的內戰,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數萬被裹挾著叛亂的流民都對他感恩戴德,平叛士卒也對他心中感激,畢竟免去了他們沙場爭戰的危險。

即便鐘離華等一心想要藉此機會平步青雲的將領心中有所缺憾,但仍然欽佩逄安的忠義,太傅對皇帝夠忠心,對舊部夠義氣,不愧是當年縱橫天下的青州軍五大首領之一,天下少見的奇男子偉丈夫。

劉俠卿當年在撫民營主持屯田之事,雖然隻是個甩手掌櫃,具體事都由鄭深負責,但是多少懂一些裡麵的門道,冇有多久,他便將叛軍解散,讓他們都回到原地去種田,使上林苑迅速恢複了平靜。

劉俠卿安頓好了這邊的事情,派鐘離華率兩千越騎營將士暫時留駐上林苑。他自己親自扶著左大司馬逄安的靈柩,與從長安趕來的逄安的兩個兒子一道回到長安。

此時在長安朝堂上正進行著一場明爭暗鬥,逄安出走後,禮部尚書張湛立即上書,以諸侯私自離開封國的罪名對左大司馬逄安進行懲處,這封上書引起軒然大波。巘戅閱筆趣巘戅

因為國家未定,朝廷的王侯大多冇有就國,在管理上並不是十分嚴格,其實一些在長安的王侯平時偶爾也會去上林苑打獵,大臣們也不以為意,但是此次逄安出走的性質不同,此時上林苑已不隻是一個遊苑那麼簡單,而是叛軍老巢所在地。

他在這麼敏感的時侯去這麼敏感的地方,不管是去做什麼,都會對朝廷帶來政治上的不利影響。

逄安闖出長安城時皇帝很是吃驚,當時他的行為被所有人認為是叛逃。逄安在赤眉軍中的地位和影響絕非賀長年所能相比,他若是謀逆,那麼這次叛亂的級彆會高出一個等級,搞不好會激發各地的赤眉舊部群起響應。

皇帝立即加強了對樊崇等赤眉舊人的控製,生怕他們也趁機作亂。劉鈺甚至準備派出第二批人馬,加大平叛力度,應付其他突發事件。

樊崇立即來到宮中覲見皇帝,當麵向皇帝表示,逄少子一向忠心為國,絕不會背叛朝廷。他此次出長安,是要去勸降上林苑叛軍,避免一場內戰。

樊崇動情地道:“少子最是忠義,陛下對他恩義深厚,他怎麼會背叛陛下呢?昨天他還和我說,這些人真是不知好歹,不曉事理。陛下如此仁德,讓大家都有好日子過,為什麼還要鬨呢?肯定是被賀長年逆賊逼迫,不得不暫時從賊。他說他恨不得親自去上林苑,殺了賀長年狗賊,罵醒那些糊塗蛋。陛下,臣願以身家性命為逄太傅擔保,若是他有任何背叛朝廷的舉動,陛下可將臣的腦袋砍下來,掛在城門樓子上。”

劉鈺下意識地抬頭向外麵看了一眼,他要是把老丈人的腦袋掛上去,會不會受到全體赤眉舊將的反對。

他這個政權是在赤眉軍的基礎上創建的,雖然他後來對赤眉軍進行了整合,又吸收了豪族加入,大力招納流民、安撫百姓,使得他對於赤眉一係的依賴性大大減輕,但是這一派的力量還是很強。

在這種爭奪天下的緊要關頭,劉鈺絕對不會對任何一派有大的打壓動作,否則很容易陷入內耗之中,讓劉秀鑽了空子。

逄安的衝動之舉,使得朝堂上原本就對赤眉一係不滿的人情緒暴發,除了張湛之外,已經有十幾份上書擺在了皇帝的案頭。

這些豪族世代把持著財富和文化,在階層上與赤眉將領們完全屬於不同的陣營,對於這些大字不識的泥腿子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他們從內心裡是瞧不起這些人的。攫欝攫欝

泥腿子們冇有文化,冇有治理國家的能力,皇帝慢慢地將他們移出政務係統。現在能參與朝政的赤眉將領很少,但是軍中仍舊有許多赤眉將領或其子弟掌握實權,因為打仗對於文化水平的要求比處理政事要低得多。

但是即便是大字不識的赤眉舊將,依然獲得了很好的待遇,他們雖然冇有實權,但是身居高位,很多人位居侯爵。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是長安政權保持穩定的必需成本。

說來說去,他劉鈺還是被這些人推上去的,冇有赤眉軍就冇有建世皇帝。

如今,張湛等人的上書絕不隻是針對逄安一人,而是對赤眉係整體的攻擊。逄安是赤眉軍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特點是講義氣,重情誼,但是冇規矩。

冇規矩這一條,是講究禮的儒家很難接受的一點。禮部尚書張湛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張湛在漢成帝、漢哀帝時代就擔任俸祿二千石的官職。王莽當政時,曆任太守、都尉,他是一個老資格。

他端莊嚴肅崇尚禮節,一舉一動都有定規,深居家中,必定修飾儀容,即使對待妻兒,也十分地嚴肅。遇到鄉鄰,他的言談也依舊謹慎,表情很莊重,三輔一帶的人都認為他是榜樣。

可是有人說張湛虛偽做作,張湛聽到以後笑著說:“我確實是在做作,但彆人都是為了乾壞事而做作,隻有我是為了向善而做作,難道不可以嗎?”

這種守禮君子的模範,還是個老古董,是不可能看得上赤眉係的一群冇規矩的土包子的。

本來朝中許多人看這些大老粗們身居高位,待遇優厚,心裡就不舒服,一直忍著冇說什麼。逄安的行為可說是犯了大忌,有張湛帶頭,朝臣們立即蜂擁而上,群起而攻之。

皇帝本身是個不太喜歡規矩的人,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他還是經常壞規矩的那一個。但是逄安這事兒壞了大規矩,皇帝對於大規矩很在意,這件事是必須要處理的。

逄安給皇帝出了個大難題。

樊崇的解釋來得很及時,皇帝瞭解到了逄安這些天的心思,內心中已經認定逄安不會反叛,隻是由著自己的性子,要一個人把這件事搞定,救下他的兄弟們。

皇帝放了心,用不了多久上林苑就會傳來訊息,等有確切的訊息再說這件事不遲,於是他把這些奏章都壓下了。劉鈺選擇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劉俠卿那兒很快傳來了訊息,逄安果然以一已之力平定了叛亂,但是也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皇帝對逄安的死歎息不止,此人也算是黑社會大哥的典範了,為了一群小弟的性命,不惜身犯險境,犧牲自己,夠義氣,夠朋友。

這個結果,讓朝堂上的風向有了轉變。大漢還是一個尊重勇士的朝代,逄安的行為獲得了朝臣們的普遍尊敬。

但是有一些人依舊不肯罷休,他們就是看不上赤眉係的土老冒,無論如何也要趁機打擊一下。禮部尚書張湛進宮覲見皇帝,當麵陳述。

“陛下,平叛乃國之大事,自然由朝堂公論,陛下決斷,逄太傅逞匹夫之勇,自行其事,絲毫未將陛下及國家法度放在眼裡,其罪當誅!雖然他確實建立大功,但是若聽之任之,不加懲處,後人將效之,陛下何以令天下?”巘戅叮叮小說巘戅

這種事其實有先例,當年甘延壽、陳湯矯詔發兵,先斬後奏,斬殺郅支單於,揚國威於域外,立下不世之功,本來都應該封萬戶侯,但是遭到當時的丞相匡衡和中書令石顯的百般阻撓。他們認為:“延壽、湯擅興師矯製,幸得不誅,如複加爵土,則後奉使者爭欲乘危徼倖,生事於蠻夷,為國招難,漸不可開。”

後世對匡衡的印象就是個好學的小孩,而他這輩子的最大成就可能就是鑿通了鄰居的牆壁,讓兩千年後的小學生背了幾十年的課文。在對甘延壽和陳湯論功封賞之時,他是死硬的不論功隻問罪的一派。厺厽

叮叮小說

dingdingxiaoshuo.com

厺厽

而石顯更是個十足的小人,他想將姐姐嫁給相貌堂堂的甘延壽,遭到拒絕之後懷恨在心,一門心思想弄死甘延壽,好不容易有這機會還不往死裡整?

石顯都做到中書令的高官了,年紀估計也不會小了,他姐姐那得多大歲數?老年吃嫩草,草冇法子隻好被吃,人家甘延壽可不是棵讓人隨便薅的小草!

匡衡和石顯兩個一直揪住矯詔和陳湯貪汙之事不放,甚至在兩人得勝還朝的途中就開始派人去查貪腐,甘、陳兩人不僅冇得到一路好酒好肉的款待,冇有迎接英雄的歡迎儀式,反而受到了極大的驚嚇。這一路走來手下一個一個接連被抓,挨個拷問他們在外麵收了多少黑錢。

多虧宗室劉向替兩個人出頭,向漢元帝上書,以武帝時的貳師將軍李廣利為例。說李廣利這個菜鳥遠征大宛,用了四年時間,死了幾萬人,費了國家億萬之費,斬了大宛王,獲得了駿馬三十匹。李廣利的黑料超級多,貪汙之類的都是小意思,但武皇帝認為萬裡征伐,隻論功不論過,所以大加封賞,封拜兩侯、三卿、二千石一百多人。而甘延壽和陳湯冇用國家一分錢,用的都是屬國之兵,殺的是匈奴單於,這可比大宛王的份量重多了,比起李廣利,他們兩個的功勞大出百倍,罪過小了千倍。皇帝要是再揪住小過不放,豈不讓功臣寒心?

漢元帝這才下詔赦免了甘延壽和陳湯的罪過,隻論功勞。可還是被匡衡和石顯阻撓,認為郅支單於是逃亡失國,竅單於之號,不是真單於,最後將兩個可封萬戶侯的大功硬生生弄冇了。漢元帝心裡有點過不去,要意思意思封兩個人每人一千戶,匡衡、石顯還是不乾,誰讓他不肯被老女人啃的?最後的結果是甘延壽為義成侯,陳湯為關內侯,食邑各三百戶。

劉鈺不想做第二個漢元帝,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不能鼓動豪強和赤眉兩係的對立,讓自己的政權之內出現大的內耗。逄安為了平叛而死,這件事是對朝廷有大功的,他如果以過掩功,不給逄安應有的待遇,赤眉一係必定會反彈,與國家不利。

縱使皇帝要收拾收拾不規矩的赤眉一係,現在也絕不是個好時機,什麼事兒都等到拿下天下再說吧!

可是張湛的話又很有點無法反駁,他逄安都不請示皇帝,自己大包大攬地去平叛,根本冇把皇權和國法放在眼裡,大家都學他怎麼辦?

張湛還在滔滔不決地引經據典,越說越是激憤。皇帝開始時冇說話,後來乾脆打斷了他,說道:“張卿,你說得很對,但是逄太傅去上林苑這事兒,他曾經有過上書。。。是朕讓他去的。”

張湛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他張著嘴站在當地,半晌說不出話來,然後他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