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太原狐狸

-

[]

建世漢太原太守杜廣國和太原都尉張舒率軍三萬,出井陘挺進綿蔓水,建武漢前將軍、固始侯李通親自率軍北上迎敵。

李通因一句“劉氏複興,李氏為輔”的讖語,與劉秀一道舉兵,因此搭上了父親李守和幾乎闔族人的性命,更始皇帝大封諸王時,李通受封為西平王,鎮守荊州。

李通的妻子是劉秀的妹妹劉伯姬,因此與劉秀關係很近。當劉秀在河北稱帝時,立即征召李通為衛尉,李通毫不猶豫地追隨而去。劉秀對他很是信任,每次出征,必以李通留守京師,將京城邯鄲的事務交給李通打理,這一次也是如此。

李通得到劉秀洛陽大敗的訊息,大吃一驚,料想到建世漢會在太行山做文章,便加緊了西線了防禦。

由太行陘出天井關距離邯鄲最近,但是因為道路艱險,關隘堅固,雙方要進攻都不容易,有誅虜將軍劉隆三萬人把守,應該無礙。

軹關陘已經打成一片,河北大軍不斷向南調動,增兵河內,要將田況從軹關陘趕回去。

井陘是太原出入太行山的要路,因為韓信的背水一戰而格外有名,也是李通需要防範的重點。

果然井陘出現大量敵軍,緊臨的常山郡兵力不足,李通一邊稟報劉秀,一邊親自率禁軍北上迎敵,急行軍趕到井陘,大軍隔著綿蔓水與太原軍對峙。

李通的心裡很有些緊張,這一次劉秀的大敗讓他大為震驚。劉秀是昆陽大戰的英雄,一直以來都是戰神一般的存在,在眾人的心目中是永遠不會失敗的。

諸將在外征戰時,都要飛馬送信回邯鄲,請求皇帝的指點。麵皇帝也從未讓他們失望,即便是在千裡之外,他也會給出正確的意見,其洞察力和對戰局的把控幾乎完美。

這樣的英雄人物怎麼會失敗呢?而且一敗就敗得這麼慘,近二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冇。更不可思議的是,對手不過是個剛剛滿二十歲的放牛小子。

雖然劉鈺這幾年崛起的勢頭很猛,鄧禹和馮異都在他的手底下吃過大虧。但是如果劉秀和劉鈺麵對麵,諸將還是會百分之百站劉秀。恐怕就連建世漢陣營也冇多少人認為劉鈺會贏。

就像劉秀在昆陽大勝,讓天下人驚掉了下巴一樣,劉鈺這一勝,也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簡直不敢相信。

李通是個迷信的人,當年憑一句道聽途說的讖語就密謀造反,如今見到了劉秀的大敗,不禁心中暗暗嘀咕,難道建武帝的氣運到頭了?放牛皇帝的氣運更勝一籌嗎?

懷著這種擔心,李通的用兵格外謹慎起來,看著綿蔓水對麵密密麻麻的太原軍,李通心裡有些忐忑,雖然兵力占優,他卻隻想著守住河岸陣地,其餘等到劉秀回來再說。

與他不同,對岸的太原都尉張舒卻野心勃勃,一心想要直搗邯鄲,建立不世之功。

可是太守杜廣國卻好像根本不想渡河,他絕口不提出兵之事,每日隻關心自己的後路,糧道如何,身後是否有敵軍出冇。

張舒心中十分不滿,他直接去找杜廣國,說道:“杜太守,你我率三萬大軍,靡費許多錢糧,不速速進取邯鄲,卻在這綿蔓水畔停下來,是何道理?”

杜廣國笑道:“張都尉,咱們三萬人吃的糧食,比起洛陽三十萬大軍如何?比起征北大將軍的十萬大軍如何?比起伏波大將軍如何?”

張舒道:“我等是偏師,自然不能和那幾路大軍相比。”

“對啊!咱們就是個偏師!”杜廣國滿麵春風,好像說的不是打仗,而是遊玩,“一個偏師能做什麼?配合大軍,牽製敵軍,頂多也就這樣了吧?還能指望偏師直搗邯鄲嗎?”

“非也!”張舒昂然道:“想當年淮陰侯韓信率一萬偏師,就在此地背水一戰,潰敵二十萬,一戰定河北,何其雄壯!淮陰侯遺蹟尚在,太守怎麼能說偏師無能為呢?”

“曾經也有一位將軍想要做韓信第二,如今他墳頭草長得很高了。”

“你是說鄧曄?太守焉知我等就是第二個鄧曄,而不是第二個韓信?”

“我不知道,我隻知道吃多少飯乾多少活,靠三萬太原兵,也就是在這水邊列個陣,把李通從邯鄲折騰過來,減輕南麵征北大將軍的壓力,要是把劉秀惹來,咱們連陣都不用列,直接鑽進太行山,回太原去!”

“杜太守,你如此說,未免太過膽小了吧?”張舒說道:“似你這般謹慎,咱們何時才能立下封侯之功?”

杜廣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老張,不用急,陛下早晚能攻破邯鄲,取得天下。就憑咱們離邯鄲這麼近,到時隨大軍攻城,或者找個追亡逐敗的機會,怎麼也撈得著一份功勞。在那之前,首先要保住自己的腦袋和帽子。”

他忽然收了笑臉,肅容道:“張都尉,我軍出井陘,破敵軍,飲馬綿蔓水,有力地牽製了敵軍主力,圓滿執行了征北大將軍的命令,如今應該退兵了!”

“怎麼這就退軍了?”

“李通軍明明比我軍人馬多了許多,卻不渡河強攻,明顯是在等人,再不走,不一定誰就會出現在咱們身後,或者就是劉秀本人,井陘口一失,咱們兄弟將死無葬身之地!”

杜廣國下令撤軍,張舒無奈,隻得隨他一道退回井陘,剛進入太行山,劉秀便率軍出現在井陘口。

張舒暗道:“好險,果然被他說中了,這個杜廣國真是比狐狸還狡猾!”

劉秀令李通防守井陘,自己率軍回到邯鄲,見到鄧禹,說道:“仲華,朕差一點便回不來了!”

鄧禹安慰道:“天下冇有常勝的將軍,一次兵敗,陛下不必耿耿於懷。”

“朕眼看要得洛陽,可放牛小子的騎兵。。。他的騎兵竟如此強大。若不能打造同樣強大的騎兵,便無法與放牛小子爭雄。”

劉秀深思半晌,又說道:“你謀劃一下,讓鄧奉回來吧,他不是要保家安民嗎,朕便以他鎮南陽,為南陽太守,棘陽侯。劉氏鄧氏一向是姻親,我們是自家人,他怎麼能與放牛小子為伍,與自家人為敵呢?”

鄧禹又驚又喜,喜的是這麼久了,皇帝是第一次放下姿態,非常明確地表達了要鄧奉迴歸的願望,驚的是劉秀如此態度,肯定是因為如今的形勢已十分嚴峻,他需要將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都爭取過來。

這大好的江山,真的已陷入危機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