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夾河對峙

-

[]

洛陽附近是沃野之地,卻不能積糧草自給,完全依賴函穀關的糧食補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洛陽城空擁二十萬大軍,卻不能發揮輻射作用,安定周邊地區,作為兩漢相爭的邊界地帶,伊洛平原戰事頻發,百姓無法安心勞作。

如今劉茂的戰略就是把敵軍從伊洛平原徹底擠出去,他則封閉虎牢關和孟津渡口,使百姓可以在伊洛平原上放心耕作,爭取自給自足,減輕長安方麵的財政負擔。

如果他的戰略成功,隻要穩定經營一段時間,洛陽就可以成為劉鈺出關與劉秀爭奪天下的基地,進可攻,退可守,進退有餘,對於建世漢來說會是十分有利的態勢。

到了那時,連函穀關也將成為建世漢的內地,整個弘農也將變為內郡,國家的東大門將推進到虎牢關一線。

劉茂為了實現這個戰略意圖,需要擊退麵前之敵,一旦打敗正麵之敵,也就不用再去救任尚,虎牢關自然就安全了。

濮陽將軍芳丹和穆弘的小射聲營都是大漢精兵,有了他們的加入,劉茂信心大增,改變了以往被動防禦的態度,立時變得主動起來,不斷尋找機會與敵軍決戰。

但是敵軍的態度也隨之改變,變主動為被動,慢慢收縮防線,不斷後撤,劉茂銜尾疾進,一路追一路打,敵軍似乎鐵了心要後退,竟以精兵斷後,掩護大軍渡過了伊河。

劉茂軍在追擊途中得到了一些戰果,占了不少的便宜,但是這戰果不至於大到左右整個戰局。

等到敵軍退過伊河,紮穩營寨,劉茂進攻的難度就大大增加了,伊河雖然冇有大河那麼寬闊,但是作為一道攔在身前的障礙,百餘步寬的河流比營壘前十幾米寬的壕溝總是難過多了。

此時敵軍背靠鞏縣和緱氏,偃師已突出在前方,處於洛陽兵鋒之下,劉茂派成光率一萬兵馬去攻打,他則自率大軍與敵軍主力對峙。

劉茂軍幾次欲渡河作戰,卻因對岸防守嚴密,冇有成功,戰爭一時陷入僵局。

劉茂坐在帳中,苦思破敵之計,這時有人來報,說是弘農都尉司馬超來了。

司馬超是接到劉茂的命令從宜陽趕來增援的,因有些事情耽擱,來得晚了,據說此次他帶來了宜陽精銳一萬餘人,但是來見劉茂卻隻帶了幾個隨從。

劉茂道:“你的隊伍呢?”

司馬超道:“末將聽說大王與敵軍隔河對峙,來時便沿著伊河上遊行走,見有幾處河流平緩,頗適合渡河作戰,敵軍雖有守衛,但總有疏忽之處。其中高龍鎮北一帶河麵,止有百步寬窄,河水又淺,甚至不需渡船,馬匹可直接泅渡而過。末將自作主張,讓人馬留駐於高龍鎮,蒐集漁船,做渡河的準備。末將又派了些人,偷偷地渡河過去,查探敵情。末將卻趕著來此,麵見大王,請大王準許我軍自高龍渡河,襲敵側翼,為大軍強渡做掩護。”

劉茂道:“寡人已命人四處蒐羅船隻,建造木筏,準備在幾處淺水處同時渡河,既然高龍之地騎兵可以泅渡,寡人便將騎兵都交於你,大約有五千之數,全由你指揮,先大軍一步在高龍渡河,等待大軍強渡之日,進攻敵營,分散敵勢。”

司馬超應著,與劉茂就渡河之戰的具體佈置又商議半晌,方纔告退而去。

劉茂稍稍放心,整個強渡伊河的計劃已在他心中,隻是成功與否還要看運氣。

敵軍渡河之時,將乘坐的船隻或帶到了東岸,或就地損毀,留給劉茂的船隻數量不多。渡河若冇有足夠的船隻,就算有百萬大軍,在登岸時,所投入的兵力也隻是船隻能運載的人數,與對方相比人數上處於絕對劣勢。因此,渡河的成敗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船隻的數量。

這些天造船造筏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但是十萬大軍過河,所需船隻太多,要想準備妥當不知要多少時日,以現在的準備來看,第一批隻能運送六、七千人過去。

這六、七千人必須是精兵中的精兵,否則守不住灘頭陣地,就會被敵軍趕下河來,有全軍覆冇的危險。

如今司馬超說從高龍鎮可以泅渡,那自然是好,高龍鎮離此地不到百裡,騎兵泅渡過河,疾馳一日差不多就抵達戰場了。等到大軍渡河時發起攻擊,自然會是很大的助力。

這邊在抓緊準備的時候,對岸也冇有閒著,漢軍眼看敵軍在對岸建造工事,挖掘溝壑,放置拒馬,岸邊層層疊疊,不知都堆了些什麼東西,在水麵窄淺之處,敵軍人馬格外地多。劉茂見了,不禁麵上有憂色。敵軍準備如此充分,看來渡河的難度不會小。

他與芳丹、王虎等人反覆商議,確定了渡河的方略,決定以王虎率三千長兵、穆弘率三千弓箭手,兩人先期渡河,營造灘頭陣地,接應後續大軍。

劉茂麵上鎮定,心中卻是七上八下,這六千人可是他手下最強的精銳,若是一個不慎,折在對岸,那不僅是剜了他的心頭肉,整個作戰計劃也將全部失敗。

這時,突然晴天霹靂一般,傳來一個驚人的訊息,建武漢征南大將軍岑彭偷襲宜陽得手,率軍突進到函穀關之下,多虧函穀關布有重兵,又有征東大將軍夏陽親自把守,關防堅固,敵軍冇有攻克,又退回到宜陽。

劉茂瞠目結舌,岑彭不是就在對岸與他對峙嗎?什麼時候去了宜陽?竟然直接突進到函穀關。這要是夏陽一個不小心,被岑彭襲奪了函穀關,恐怕他劉茂都回不了長安了。

要知道自從洛陽歸附以來,函穀關幾年都見不到敵軍的蹤影,這一次竟被岑彭攻擊,這件事本身就可以震動長安,並極大地影響到洛陽的軍心。

函穀關作為整個關中地區的門戶,戰略地位更勝於洛陽門戶虎牢關,岑彭被襲奪了虎牢關,便去突襲函穀關,其行為與任尚如出一轍,比之任尚奔襲百裡,他竟是繞路六百裡奔襲,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宜陽城下,一舉奪城。

若不是有宜陽城在前麵擋著,使夏陽有了準備,函穀關還真是危險。隻是一個宜陽失守,對洛陽來說已是個很大的損失,因為宜陽和新安是支撐洛陽的兩條手臂,使洛陽與函穀關緊密地連接。宜陽一丟,便是斬斷了洛陽一臂,如今洛陽與函穀關之間隻餘新安一條路連接了,若新安再有什麼閃失,洛陽可就真是丟了孃的孩子,冇人管了。

這時洛陽方麵來了使者,朱鮪和蘇茂等洛陽將領聯名請求:“請河間王速回洛陽,力保新安,謀求奪回宜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