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河西尉佗

-

[]

竇融心中隻認準一個劉秀,從未考慮過赤眉軍。小皇帝劉鈺曾兩次派使者去河西征召,第一次竇融理都不理。第二次再去時,因有鄭深的書信,竇融纔算拿正眼看了劉鈺一眼,心中還是有些不以為然。

但是他是那種成熟的政客,還是考慮是否應派人去長安看看,正巧此時劉鈺率軍西征,竇融便暫停了這念頭,隻是派人去隴西打探,等待隴西之戰的結果。

冇料到小皇帝劉鈺輕鬆拿下隗囂,把隴西納入版圖,這訊息立即快馬傳至河西,竇融大吃一驚,第一次對這個傳說中的少年皇帝正視起來。

他召集五郡太守和河西豪傑商議此事,眾人各持已見,有人主張自立,說“河西殷富,有山河之險,自可固守,何必屈身事人?”

“今豪傑竟逐,雌雄未決,當據鬥絕之地,安一方百姓,不失為河西之尉佗。”

尉佗是當年奉秦始皇命令南征的將領,率軍略定了南海、桂林、象郡三地,秦亡後便自立為南越王,治越近八十年。這些人是在勸竇融仿效尉佗,自立為王。

也有人說“河西之地非南越可比,河西溝通東西,隔絕羌胡,為漢之臂掖,長安之屏藩。漢欲擊匈奴,必有河西。若有雄主一統中原,河西絕不能孤懸在外,不如早歸。”

竇融深知大一統王朝的強大實力,小小的河西五郡完全不是對手,若是國家重新歸於一統,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歸附。但他不可能等到最後,那樣便有些被迫的意思,顯不出功勞。如果看準了大勢,歸附當然是越早越好,若是能為統一出一分力,那更是上之上者。

問題是現在不知道究竟會鹿死誰手,也不知道小皇帝的兵鋒所向,若是他得了隴西,便要直接進兵河西,那對於竇融來說是最壞的一種結果,河西就會馬上麵臨選擇,超然於各方勢力之外的獨立狀態立即打破。

從前有隗囂隔在中間,作為河西與中原的戰略緩衝地帶,竇融可以穩坐釣魚台,坐山觀虎鬥,再多看幾年,等看得真切了再決定向哪一方下注。如今隴西已被平定,河西將直接麵對建世漢的兵鋒,由不得竇融不著急。

可是五郡豪傑大多不看好劉鈺,一是因為建世漢的班底是赤眉軍,在他們眼裡,那是流民賊寇,比更始漢更加不如;二是因為劉鈺年齡幼小,且是放牛娃出身,能有什麼雄才大略?有人甚至懷疑,這個小皇帝根本連字都不認識,在那個儒家大行其道的時代,這是個致命的缺點,冇有學問,不通儒道,何談治國?必然是暴虐百姓,胡為亂政,所謂的賑災撫民,恐怕隻是誤傳,或者是故意做給世人看的一場戲罷。

與他相比,正當壯年文武全才的銅馬帝劉秀就強出太多了,劉秀出自太學,通經史,有武略,昆陽一戰,名動天下,撫定河北,所向無敵,是世人公認的英雄豪傑,放牛皇帝劉鈺怎麼比得了?

竇融基本認同眾人的看法,出於謹慎,他派出長史劉鈞,隨建世皇帝使者一道東歸,來長安走一趟,親眼看看長安的情景,並探查一下,小皇帝是否有進兵河西的打算,以便他們早作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