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吹牛成真

-

[]

鮑永這些天一直在猶豫,不知該投向哪一方。兩個最可能的選擇項,劉秀和劉鈺,一個背叛更始帝,一個推翻了更始帝,他都不認可。他唯一認可的劉玄,如今卻落在劉鈺的手裡。

他若是傳檄天下,討伐劉鈺,恐怕劉玄立刻就有殺身之禍。他若是投奔長安,倒是能就近照顧舊主,可那樣就丟掉了地方大員的權力,生死全操在小皇帝手裡。

正在鮑永苦惱的時候,女婿張舒說道:“大漢向來以長安朝廷為正統,況且內弟尚在長安,您若不歸附,恐怕他有性命之憂。”

鮑永和張舒的家都在上黨,但是依照慣例,送了一個兒子去長安,一直淹留未歸。這一個兒子如今也成了小皇帝的砝碼,地方大員們不得不考慮這一點。

鮑永道:“我與銅馬帝劉秀有舊,他派人來招,我本應聽從。但是聽說放牛小皇帝為人也不錯,很是愛惜百姓,投了他也未嘗不可,還可照應主上。但我若入長安,離了太原郡,手中無兵,就萬事隨彆人拿捏了。”

張舒道:“您若是不放心入京,趁如今太原還在手中,能開口講講條件,何不為小婿求太原都尉之職呢?您在京中任職,小婿為太原都尉,手中有兵,與您內外呼應,想必皇帝也不敢輕易對您不利。”

鮑永道:“這倒是個法子,不知那個杜廣國能不能做主。”

張舒心裡怦怦亂跳,說道:“咱們隻是與他商量,商量得成最好,若是商量不成,也不損失什麼。”

在張舒的努力下,杜廣國終於等到了和鮑永第二次會見的機會。這一次依舊在鮑永的府裡,現場一共有四個人,分彆是鮑永、張舒、馮衍和杜廣國。

鮑永提出,願意歸順皇帝陛下,入長安為官,但是太原周邊不太平,有劉秀軍,還有流民,最好用熟悉本地的張舒為太原都尉,以穩定局麵。

杜廣國假意為難了一下,先還說冇有皇帝的授權,不敢擅自任命,猶豫半晌後又狠狠心,跺跺腳,應了下來。但他隻說由張舒先代任,再由他向皇帝陛下寫信請示,補一道正式任命的聖旨。

這就算是答應了下來。張舒看鮑永點了點頭,心裡長長地舒了口氣,這事兒十有**成了。

鮑永此時已經十分傾向於長安朝廷,甚至說了這樣的話:“如此老夫便可安心入京,侍奉陛下。。。也可見到舊主了。”

這時,一直在旁邊不吱聲的馮衍突然站了起來,拱手道:“請讓我為尚書言天下大勢,尚書聽過之後,再來決定太原之歸屬。”

杜廣國暗叫一聲不好,馮嘴炮這個時候跳出來,一定是要壞他的事兒。

果然,馮衍開始滔滔不絕,縱論天下大勢,評論各方英雄,最重要的內容是論劉秀與劉鈺的優劣,說得有理有據,頭頭是道,中心意思是劉秀明顯更有前途,各方麵比劉鈺強得太多太多。

不得不說他講得很好,非常好,他的話無懈可擊。杜廣國甚至覺得冇有人能說得比馮衍更透徹,更有道理。旁邊的鮑永已經在連連點頭,好像又要被馮衍說服,轉投劉秀的懷抱。

這個著名嘴炮確實名不虛傳。

杜廣國甚至覺得自己都要被馮衍說服了,要是再讓他說下去,這事兒說不定就要黃了。

幸虧他還記得自己的任務,知道自己的屁股坐在哪一邊。

等到馮衍說道:“劉文叔麾下人才濟濟,滿朝衣冠。。。”

杜廣國突然大力地鼓起掌來,邊鼓掌邊叫好,聲音之大完全蓋過了馮衍慷慨激昂的演說。

這迫使馮衍暫時停止了嘴炮輸出,生氣地瞪著他。

杜廣國道:“立漢將軍,你說得太好了,我簡直忍不住要鼓掌。”

三個人都驚愕地看著他,心裡都在犯著嘀咕,難道這傢夥被馮衍的高論成功策反了?

杜廣國又道:“正如立漢將軍所言,劉秀手下真是人才濟濟!他起自南陽,手下一批南陽豪傑,鄧禹、馮異、朱祐、王霸等人,各個都是他的心腹;他在河北發跡,河北諸將吳漢、耿弇、寇恂、蓋延等人,都是在他落難時投奔過來,受到劉秀的格外器重。除此之外,更始舊將中有許多是劉氏兄弟的舊人,與他也很親近。如此算下來,劉秀身邊的人才真是數都數不清。要想在他手下乾出點名堂,還真是不容易哩!”

他說了一大堆,其實都是在給最後一句做鋪墊。

“鮑尚書,您也與劉文叔有舊交,比起這些人來親疏如何?”

鮑永冇有說話,臉色卻不太好看。他與劉秀雖然同朝為官,在洛陽有過交集,不過是見麪點點頭聊幾句的交情,哪裡比得上他的那些心腹?

杜廣國知道,雖然他冇有回答,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便又說道:“從這一點上說,皇帝陛下真是比不上他,他上位剛剛幾個月,底子太薄,身邊冇有多少靠得住的人,鄭深不過是一介老儒,從未做過高官,陛下拿著當個寶貝似的,任了撫民校尉,主管三輔屯田之事;鄭深的兒子鄭白,學問不見得怎麼出色,也被陛下帶在身邊做了侍中;征東大將軍夏陽,幾個月前還隻是個縣尉;有好幾個校尉,不久前還在放牛呢!也不怕讓諸位見笑,皇帝陛下身邊還真是缺人。正因如此,杜某這種纔能有一席之地。不過如今恐怕就大大不同了,長安城裡還怕冇有高人麼?有誌之士爭搶著要為陛下效力呢!”

“如今陛下正在建內朝,卻苦於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立漢將軍,我來之前,陛下曾千叮嚀萬囑咐,讓我無論如何要將您請去長安。陛下說了,馮先生是大學問家,有大本事,隻應禦前聽召,絕不應流落在外。陛下說要把您放在身邊,作為內朝官,至少也得是五曹尚書之一。皇帝陛下甚至說要向你朝夕請教黃老之學。唉,陛下真是思賢若渴啊!”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