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青春萌動

-

[]

皇帝回鄭縣後,由劉茂主持,羽林軍進行了一次招兵,既麵向各營,也麵向民間。這一下子點爆了鄭縣民眾和外地饑民的參軍熱情,皇帝親軍的招牌太有誘惑力了,又不用糧食和布匹,又有乾飯吃,又有新衣服穿,傻子纔不報名。

幾乎所有十四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少年都報名參軍,甚至有人謊報年齡,征兵的人群裡,隨時可見鬍子拉茬的壯漢,滿臉褶子的大爺。

負責征兵的軍士問道:“你多大了?”

大爺捏著嗓子道:“十五。”

“來人,拖下去打他二十軍棍,我讓你十五,你他媽的五十都不止吧?是不是嫌我們太閒了來添亂?大家看看,敢擾亂招兵,就是這個下場。”

二十棍子打下去,招兵隊伍短了一半,不過仍有一萬好幾千人報名,經過初步篩選,留下了九千人,分彆編入龍驤營和鷹揚營中,成為“比羽林郎”。

“比羽林郎”是為了與羽林郎有所區彆才設置的,凡是付了錢進來的,就是正兒八經的“羽林郎”,冇有付錢進來的就是“比羽林郎”,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和“參公”,二者在身份和地位上有差彆,不過至少從目前看來,吃穿用度都是一樣的。

這次的新兵絕大多數都是“比羽林郎”,如果皇帝陛下不是有了糧草,腰桿子硬了,是絕對不敢一下子招這麼多不帶糧食隻帶嘴巴來的大頭兵的。

皇帝出征一次,平定楊樹塢和石裡塢,得到糧草數萬石,一戰消滅更始軍兩萬,奪得軍資無數,再加上各地豪強奉獻,總共搜刮到的糧食有十幾萬石,靠著這些糧食,劉盆子抓緊時間擴充實力。

羽林軍變化比較大,龍驤營人數達到一萬兩千人,分成了三部,屯騎校尉孫易和虎賁校尉王猛各領一支材官步兵部隊,斬馬隊也歸入了孫易部,還一支便是越騎校尉劉彪的騎卒部隊,如今這支騎兵部隊已擴充到了一千五百人,可以說是龍驤營的王牌戰力。

鷹揚營有一萬人,共編成了四個曲,為了以老帶新,劉茂將第一期軍訓的老部下王虎和崔秀要了過去,兩個人都直接提拔為曲長,應該說這個升遷速度已經是超級快了,王虎二話不說就應了下來,可是崔秀卻著實猶豫了一番,因為如果留在龍驤營的話,他也可升為曲長。

龍驤營是皇帝直屬,貌似比鷹揚營更有前途一些,可是在那兒當曲長,直接上司是三個校尉,而現在的上司卻是將軍劉茂,這樣來看,鷹揚營的曲長似乎高了半級,而鷹揚營看樣子早晚也會像龍驤營一樣分成幾部,曲長很可能升級為校尉,經過一番權衡,崔秀還是選擇了鷹揚營。

另外兩個曲長的人選出人意料,兩人都不是赤眉軍的人,一個是田況的第三子田無忌,原來在羽林軍中任隊率,在駐馬坡一戰中表現出色,被劉茂看中;另一個是由鷹揚校尉羅由推薦,劉茂親自麵試過的鄭縣儒生張允。原瀋陽縣尉穆弘也來投奔,被劉茂任命為屯長。

穆弘本來是個大孝子,說什麼也不肯離開自己的祖父穆老頭,可等他當上了縣尉,一下子在縣裡變得炙手可熱起來,竟有人主動上門,給這老爺倆提親。青春少年穆弘不為所動,他的祖父穆老頭卻突然老房子著火,煥發了一生中不知道第幾個春天,冇幾天就娶了個妙齡女子進門。與後世沉迷於手遊的現代人不同,現在穆老頭再也不用玩手遊了,人家玩起了“一樹梨花壓海棠”的遊戲,樂此不疲。

穆弘看祖父有人照顧,又實在受不了和那個年輕的祖母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尷尬,就直接找到皇帝陛下,要隨他去南征北戰,建功立業。

皇帝陛下很喜歡穆弘,和他談了許久,讓小班登一度懷疑“皇帝喜歡老的”的傳言正確與否。交談過後,皇帝直接把穆弘推薦給二哥劉茂,以他為屯長,主要負責訓練神射手。

羽林軍兩個營整編完畢,共有戰鬥人員兩萬餘人,翟興帶領羽林後勤大隊三千人,為兩個營運送軍資,牛得草繼續掌管皇帝陛下的貼身衛隊,如今這個衛隊也擴充到了三百人。

龍驤營以老兵為主,戰鬥力相對較強,鷹揚營以新兵為主,戰鬥力未知。但是從戰鬥熱情上來說,兩營不相上下。

眼看著羽林軍正處於大發展的階段,隻要有真本事,升官的機會比比皆是。大家都幻想著建立功勳,像王虎一般實現官職幾連跳,或者像田無忌一般從隊率直升曲長。

除了求功利的上進之心外,青春少年們的春心也都在蠢蠢萌動。比如剛和尚衣庫總管巧妹見過麵的羽林軍翟大隊長,此時的心情一定是桃色的。

翟興咧著嘴出了尚衣庫大門,八哥又追著跑了出來,“姊夫,姊夫,千萬彆忘了,下次羽林軍訓練一定要喊我去看!”

“忘不了,衝你這聲姊夫也忘不了!”

“羽林軍什麼時候招八歲的兵也記得告訴我!”

“那我可不一定記得住,除非你多喊幾聲姊夫。”

“姊夫,好姊夫,等我再長大點,一定要帶我進羽林軍啊!”

翟興負責羽林軍後勤,因為軍服的事與尚衣庫有些往來,所以常常往尚衣庫跑,可他跑得未免太頻繁了一些,幾乎是有空就來,一天跑三四趟是常事,每次都要找巧妹商量事情,搞得巧妹不勝其煩,隻好拉錢婆來做擋箭牌。

錢婆一向把巧妹視作兒子錢有的未來媳婦兒,非常樂意做這個擋箭牌,之後凡是翟興來問什麼事兒,都是錢婆出麵回話。一個十幾歲的半大少年對上葷素不忌的四十歲大媽,翟興被調戲得死去活來,好幾天冇敢登尚衣庫的門兒。

可巧妹隻消停了幾天,翟興又捲土重來,這次他把目標瞄向了巧妹的弟弟八哥。

一個八歲的男孩兒,正是喜歡追著大哥哥跑的年紀,翟興又是有備而來,投其所好,八哥立即上套了。他每天跟在翟興屁股後頭,跟著他到處運送軍資,去賑災現場看熱鬨,看羽林軍訓練,偷偷看小皇帝射箭。這些都成了他和一幫小夥伴們吹牛的資本,所有的孩子都羨慕八哥比他們有見識。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