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0章 施特拉爾鬆德水道衝突

-

留裡克對呂根島的瞭解極其有限,若是談及施特拉爾鬆德與有關它的戰爭、以及本不存在於這個時代的繁榮,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他對呂根島與大陸之間的狹窄水道有著充分的認知。

早在太陽初升前處在海灣中的羅斯軍營地已經熱熱鬨鬨。今早寒意逼人,被迫早起的戰士們都被告知今日硬闖水道或有仗可打。

東方天空愈發明亮,熙熙攘攘的海灣中陸續吃完飯的戰士正以海水快速清洗著炊具,罷了將鐵鍋扔到長船上準備奉命行動。

留裡克這便大口咀嚼著魚肉乾,麵對著熊熊燃燒的篝火等待甕中的麥粒煮熟。

“我還是想了想,這次我親自坐鎮海軍,我來親自帶領大軍通過水道。”

留裡克的突然決意像是心血來潮,歌德倫德趕緊詢問道:“大王意欲在戰鬥爆發後直接指揮作戰?這是您無可置疑的權力,不過……”

“還有疑問?以為我的要求太唐突?”

“不敢。”歌德倫德搖搖頭。

“無所謂。我一直強調今日全軍或有仗可打,我可不願主動挑起戰鬥再深陷其中。我想了很多……”留裡克放下啃了一半的魚,再看坐在麵前的幾位旗隊長:“就是怕你們一旦遇到敵人襲擊就瘋狂反擊,你們都是血氣方剛之人,兄弟們更富戰鬥熱情。倘若你們情不自禁戀戰,屆時想必隻有我能把你們從泥坑裡拔出來。”

大家互相看看深以為是。

“等麥子煮熟了咱們分而食之,之後……”留裡克再看一眼東方,再提醒道:“水道狹窄,各艦都要保持戒備。今日的風向對我們並非有利,你們各旗隊的兄弟現在劃著船都要充當大戰艦的牽引者咯。”

一旦進入狹窄水道,大船的風帆優勢將被極大削減,嗦一下大拇指高高舉起,以此簡單手段能估計今日風向有些飄忽不定,在這個冇有柴油發動機的時代,想在逼仄又風向不利的水域,隻有人力劃槳船可帶領整個艦隊脫離環境。

各旗隊長互相通氣,在等待開飯的時間裡,如何分配小船、人員以拖曳各個戰艦,他們迅速完成了規劃。

風帆巡洋艦有四艘,她們以兩艘長船拖曳毫無問題。而八艘風帆驅逐艦以一艘長船拖曳足矣。

至於大量的武裝貨船,這些船隻的體量比長船大一些,卻也不會大上太多。她們可以用劃槳船隻拖曳,卻依舊可以在逼仄水道裡降帆以兜住有限而飄忽的風力前行。

唯獨最大的海上君主號,她至少也得又四艘長船聯合拖曳。

留裡克有意用儘海上行動的所有人員的力量,那些隨軍的鐵匠們也必須加入劃槳手大軍。

將有一支小型武裝長船隊作為整個艦隊的先鋒打頭陣,他們為海軍開路,而他們全體並非海軍。

騎兵第二隊之布羅迪所部,這一隊的三百兄弟,戰士們雖年輕,過於一整年的曆練已使得他們都成了曆戰老兵。騎兵隊四隊都是常備軍,騎馬作戰雖是他們主要的作戰方式,他們也兼顧劃槳手的角色,可以在必要時候也最傳統的步兵形態作戰。

纜繩由大船拋向長船,繩子捆在船艉。

一開始,兩條長船六十個兄弟的合理劃槳隻能引起大船的輕微移動,隻要劃槳持續下去整體的速度就將越來越快,直到兩小一大的船隻組合維持在約莫五節的速度。

他們充沛的體能與耐力可以維持這樣的速度一整個白天,事實上倘若全軍真的可以維持這樣速度,且不在中途遭遇波折,在夕陽之前羅斯軍即可撤離離開施特拉爾鬆德水道。

“現在,我們走吧!”

留裡克敲打一下肚皮,滿意站起身。

他隨便選擇了一艘輕快戰船,那是曾安裝過螺旋槳的墨丘利號風帆驅逐艦。

人力螺旋槳被證實是一個性價比很低的實驗,論及性價比那還不如在船隻中心安裝明輪與腳踏板係統。可就算是明輪係統,在大海上還是被證實缺乏實際應用,隻因絕大多數情況一麵大三角帆就解決了高速航行問題,而不必為了考慮可能通過狹窄水道的這一特殊需求而對船隻做大規模改動。

留裡克隻是看中他給這船取的名字。墨丘利,羅馬神話的信使,亦是水星之名。墨丘利神的特點就是跑的極快,這寓意正是羅斯軍需要的。

他乘坐小船登上墨丘利號,急匆匆站在平直的船艏甲板,在其身後是滑道一致向前的左右兩舷各三座扭力彈弓,以及少數站在船艉樓的持弓水手。

現在與其說是他指揮整個羅斯海軍,不如說海軍臨時一分為二。歌德倫德依舊是海軍大將並指揮著絕對主力,可其地位更像是“皇家海洋運輸隊長官”,就像歌德倫德在和平時期的任務——監督、調度、指揮官方運輸船隊,完成北方礦場到都城的各種物資的運輸。

留裡克親自指揮起一支小型艦隊,雖是如此隊伍也足有三百餘人。

八艘長船在前,兩艘長船拖曳著墨丘利號。

一時間鼓角爭鳴,墨丘利號那收了風帆而光禿禿的桅杆飄揚著一麵“鑲金邊”的羅斯旗幟,遠觀此旗並不比彆的旗幟更顯眼,而所有戰士都知道國王這一次真的在禦駕親征、為整個艦隊掃平一切障礙。

馬隊與馴鹿隊就在岸上。

當岸上的陸路行動的人們聽到不遠處的號角聲時,它是積極信號,意味著陸路部隊可以不必等候海軍而先行進軍了。

“走吧!”岸上的菲斯克一聲令下,就由處在大陸海岸一側的騎兵隊先行代表整個羅斯軍率先進軍。

是因為末次冰期的結束,大量海水突然衝破丹麥海峽的冰層而降整個內陸挖地填平,波羅的海由此誕生。施特拉爾鬆德水道也是冰蝕而成,但在大海不斷對陸地侵蝕作用下,在長遠的未來這條水道會被沙石填滿,呂根島中將與歐洲大陸融為一體。

水道平均深度打到十米,如此水深倘若冇有改造海床是無法航行萬噸大船的,對於滿載排水量過千噸的海上君主號倒是不必考慮擱淺問題。

羅斯軍吃水最深的大船正在四艘長船的牽引下慢吞吞前進,以她為核心,整個艦隊主力正向著水道緩慢加速前進。為此盤踞在海灣裡的艦隊由麪糰被拉伸成的麪條,海軍不得不以狹長且柔軟的身段,猶如一條蛇般紮進水道。

如此一來海軍的側翼就麵臨著危險,考慮到艦隊左舷的大路海岸線處有友軍騎兵隊開道,正前方是國王親率的小艦隊武裝開路,兄弟們隻要將扭力彈弓與十字弓清一色對準右舷呂根島方向,即可打退對手任何可能的偷襲。

……

微弱的海風吹在臉上,留裡克很滿意得看到騎兵隊正竭儘所能與艦隊保持一致速度。

馴鹿群的規模已經縮減了一些,它們也在養鹿人的驅趕下儘可能與騎兵隊一同前景。

“你們應該不會遭遇任何戰鬥,那個斯特萊德村聽說是在水道中的小島,騎兵至多消滅掉大陸海岸一側的小型定居點。”自言自語至此,留裡克的眼神又瞟向輪廓已經極為明顯的呂根島。

“青灰色岩石,島上森林鬱鬱蔥蔥,不告訴我這裡掩藏一個斯拉夫人小王國,我都會以為這是個無人島。奇怪,東側海岸線任何民居都看不到,是我眼神模糊了?不!也是是那邊的海濱岩石太多了。”

呂根島的濱海岩石唾手可得,尤其是海潮侵蝕下大石塊化作大量小塊、光滑又容易搬運的石塊,它們時分適合蓋房造城牆。

因為森林掩護,就算是視力極好的人騎在海上君主號那高聳桅杆上也不能看到島上最大定居點直雅羅馬爾堡,但仔細觀察一下還是可以看到遠方的農田與一些的確藏不住的定居點。

現在正有瞭望者騎在桅杆上,遠方的些許民居的存在證實了它可不是無人島。

不過羅斯軍已經正式進入愈發逼仄的水道,迄今為止處於先鋒的留裡克還冇有看到對方任何一個活人。

乾脆扒在船艏的圍欄,留裡克扯著嗓子對劃槳的部下呐喊:“都小心一點!我們已經進入水道,各船保持當心碰撞。把你們的弓與箭都準備好以備不測。”

在水道中有一個名為“德裡格半島”的存在,它使得本就狹窄的水道硬是收束到僅有九百米。

該半島在當今的時代不為羅斯人所知,呂根島的斯拉夫人則給它取了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屏障。

所謂“屏障半島”就是斯特萊德島的屏障,隻要通過這半島,島嶼與其上的漁村斯特萊德就儘收眼底了。

因為水道的西口是一片發展中的沙洲區域,水道東部即有這個半島,被包夾中的斯特萊德島拜它們所賜幾乎可以無視任何規模海潮之侵害,足夠寬的水道更不影響不敵人出海捕魚。

斯特萊德與由它發展而來的施特拉爾鬆德就是存在於這樣得天獨厚的海港環境下。

現在,執行力很強的呂根島民兵已經連夜完成備戰。

任何拿得起武器的人因其生活環境不同,就有義務各自守衛自己的家園。如果斯特萊德村漁民不守衛自己的小島,還要指望著住在大島上的雅羅馬爾堡的人們幫他們打仗麼?

大首領烏茲瓦夫這番帶著一些民兵站在海濱,監督斯特萊德村民兵的“戰術阻擊戰”已經是儘力。

大部分船隻還是撤到了島嶼西北方向的海灣裡,那裡很多區域在退潮之際是可以直接淌水的沙地,在早潮退去後,撤到該地的船隻大部分已擱淺,如此環境也令島民確信,倘若敵人從此地妄圖登島必陷入沙地直到傍晚漲潮才能脫身,而到了那個時候島民武裝早就以逸待勞了。

因為斯特萊德也居住著一千餘民眾,當地的大家族雖都支援雅羅馬爾堡的統治者、大首領烏茲瓦夫,和平時期這些民眾還是進行著區域自治,烏茲瓦夫也冇必要跑到海濱來魚肉自己的親族們,他冇有造成仇怨,也不能對整個斯特萊德的絕對控製。

呂根島的這個斯拉夫小王國裡,烏茲瓦夫從不是一言堂的實權王者,隻是各家族延續對其故去父親的支援,繼續支援這個一直冇戰功的男人罷了。

對於烏茲瓦夫,他反而有些期待真的和亂入水道的羅斯人打一仗,這樣哪怕是自己被逼得退守堡壘,屆時也不會再有人拿自己不懂打仗並非真男人而嘲諷。

他是一個男人!不希望自活在質疑聲中,不希望各家族再拿已故的父親說事。

烏茲瓦夫想要做一個英雄,即便是一個悲情英雄……

並非所有人都懷疑會有大戰,畢竟昨晚隻是看到了異常天象,何以斷定就是羅斯大軍入寇呢?大家未免神經過敏了。

斯特萊德村的人們在等到太陽高高掛也冇有等來敵人,情緒逐漸樂觀,但很快一艘小船發了瘋般離開所謂屏障半島,衝向不遠處待命的武裝島民彙報起自己的恐怖見聞。

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正在衝擊屏障半島!

他們到處都是龍頭長船,其數量難以明說!

在長船之後是一些不可名狀的龐然大物,好像是一些巨型船隻,是比傳說中丹麥王的紅龍號還大的船!

訊息先是傳到待命漁民處,隨著所有準備的他們緊急帶著各色武器登上自己的龍頭長船,這下站在岸上的烏茲瓦夫已經放棄一切幻想了。

“難道……羅斯人真的殺過來了?!”烏茲瓦夫的親信嘴唇打著哆嗦,一臉都是怯懦驚恐。

“你怕了?”

“我……不怕。”

“還是再堅持一下。”烏茲瓦夫也使勁嚥下唾沫,安慰道:“他們人多不意味著戰鬥力一定強。再說我們隻是把他們引誘上岸再用石頭砸死他們,我們還有優勢。”。

烏茲瓦夫也在儘量安慰自己,但戰鬥因為斯特萊德漁民的“主動挑釁”已經不可避免。

此刻,留裡克親率的小艦隊在考慮到前方突然彎折又收束的水道或暗藏危險,他下令小艦隊主動加速,如此甩開了大艦隊,更甩開了陸路騎兵。

於是,轉角遇到一座城,以及一直明顯是丹麥風格打扮的艦隊。

“我看到了什麼?那是丹麥人的長船嗎?”留裡克大吃一驚,卻見那些船明顯在向自己方向前進,不由得想起那五位嚮導的供述。

所謂如果不是因為頭髮顏色和語言,呂根島當地人與丹麥人已經很接近。

相似的生活環境使得斯特萊德小島的民眾維京化,畢竟這片海域裡龍頭長船是最泛用的船型,呂根島的民眾在這方麵已經完全不同於他們在大陸上的親戚們,他們自己會打造長船,現在在斯特萊德還有尚未完工的長船呢。

二十艘長船坐著近五百名儼然維京化的呂根斯拉夫民兵,他們在個家族首領的領導下向著羅斯小艦隊主動出擊。

這些人一邊拚命劃槳,一邊準備好了跳幫作戰的武器。

隻因他們注意到突然出現的羅斯艦隊和丹麥人也冇有太大區彆,自己一方明顯人數占優,何必完全落實大首領誘敵深入的戰術呢?

人都是要臉的,哪怕是佯裝潰敗在明麵上也是一種失敗。

羅斯人看似有長船十艘,島民武裝有長船二十艘,即便羅斯人有一艘大船,一艘大船算個什麼?豈不是給大家送禮物的麼?

突然間秉承著“優勢在我”心態的島民武裝,他們的船隻越來越快,就期待著以絕對的船隻優勢撞得羅斯長船一個七葷八素,繼續以絕對的人數優勢在跳幫作戰中大獲全勝。

島民船隊大有衝擊之意,羅斯軍小艦隊已看得真切,坐於各船的三十人長各自指揮自己的人,小艦隊開始了積極的戰術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