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章 羅斯軍衝向普魯士的普斯凱蒂斯大祭壇

-

海軍總能比騎兵快上一步,得到明亮的歌德倫德便在旗艦上升起一串旗幟,五顏六色又條紋各異的旗幟化作一種特殊的海軍語言,它化作一句話:全軍武裝登陸。

如果從梅梅爾帶上嚮導,羅斯軍或能知曉目標地域的一些基本概況。

海陸並進的軍隊在沙洲上又消磨掉了兩天多的時間,他們對前方所能遭遇之事知之甚少,僅知道今晚軍隊的駐紮地就在普魯士人的地盤。

普魯士?那是什麼人?大王所言一定是真的,那是一群和梅梅爾當地人說著類似語言的人們。

難道要征服他們嗎?大王並冇有下達這道指令。

歌德倫德當怎樣理解大王的意思,正所謂除非大王下達明確命令之“善待即將被征服者”,唯有如此羅斯軍纔會保持剋製。隻要大王冇有明確指令或命令含糊,這裡就有極為寬泛的操作自由了。

一開始歌德倫德覺得海軍還是要在一處海水較深的近岸區域拋錨,之後全軍帶上基本的武器、物資上岸休整。畢竟兄弟們這幾日吃喝拉撒全在船上解決,戰士們擠在逼仄船艙裡,甭說屎尿氣味,就連汗臭味也夠大家受的,總是久聞不聞其臭,大家一旦有機會還是喜歡在岸上待著。

但隨著艦隊秩序前進,騎在桅杆上那眼睛賽老鷹的戰士驚異得看到了奇景!

接著,鷹眼的戰士拽著繩子來一出危險速降,急匆匆將自己所見告知將軍。

“竟然有一個很大的定居點?!那是什麼人的?你看得真切?”站在高聳的船艉樓上,歌德倫德聽取部下緊急彙報,他相信部下所言為實,但……

“千真萬確。”

“知道了,你下去吧。”歌德倫德擺擺手,又道:“已經冇必要再爬桅杆了,管他什麼定居點,我們準備武裝登陸!”

歌德倫德極為果斷,因瞭望臺的觀察結果,使得接下來的登陸行動不可慢吞吞,所有人也不可安逸。

船艙有如洞窟,裡麵坐滿了饑餓的狂熊。

年輕的羅斯戰士早已寶劍瀝血,他們的訴求的戰鬥與掠奪,之前騎兵隊在克雷廷加完成劫掠,這可慕煞了隨海軍行動的四支步兵旗隊。

一個新的定居點突然出現,這意味著羅斯軍的出現是突然的、意味著對方是疏於防備的。最為重要的是,一個可在桅杆上肉眼可見的定居點規模一定不小,它附近必被開發,這樣羅斯軍奪了它即可構築完美的宿營地。順手,也可滿足步兵們的劫掠欲。

現在,羅斯海軍索性就在海麵進行戰術調整。

戰士們敲鼓吹號,旗艦再度升起一串新編組的旗幟,翻譯過來便是登陸、敵人、戰鬥和自由掠奪。

起初,待在艙室裡的戰士們還以為海軍大將隻是宣佈“準備登陸”,士兵在艙室內有條不紊整理自己的衣裝、武器和物資。所有人都以為大家要在一處荒灘登陸,至少雙腳可以踩在沙灘上,可以伐木點燃篝火吃上熱飯,不啻為一件美事。

現在,臆想的美事成了妙事。

“把板甲衣和鎖子甲穿上,管他是什麼敵人,我們搶了他們的村子發一筆財,這次可不能再讓騎兵搶先。”

各艙室內類似的呐喊比比皆是,甲板天窗打開,士兵們互相幫助又圖方便穿好板甲衣和裙甲,揹著圓盾腰旋佩劍,不少人有端著自己的短木弓和若乾箭矢,他們爬出天窗站在甲板上等待順繩梯下小船。

固然搶灘登陸是一個技術活,羅斯軍在這方麵的經驗愈發豐富。

不遠處的海岸已經頗為清晰,仔細看那裡似有一些小型漁船在快速活動。

有漁船就意味著有漁村,難道兄弟們要攻擊的隻是一個小小的無聊漁村嗎?

管他呢,就像是進入荒原狩獵,射殺凶猛的熊或大型的野生馴鹿可遇不可求,獵捕一些野兔也是很關鍵的收穫。

戰士一身甲衣得攀爬繩梯進入劃槳長船,這一過程是極為危險的,但凡有戰士不慎掉入海裡若無同伴緊急幫助,就會被一身裝備直接帶到海床活活溺亡。

冇有人思考這個,若是有人墜海而亡那隻能說是當事人命運如此了。

好在士兵訓練有素,有聰明人利用手斧的特性,以鉤斧的勾住繩子,斧柄末端的小鐵環本是用來安裝防脫手繩子,現在繫上更長的纜繩,待戰士完全進入長船後再回收這充當安全勾爪的手斧。

安全是真的安全,但這樣的戰士一定會遭遇已經登船戰士的嗤笑。

主力戰艦皆為運兵船,而那些武裝貨船一路上扮演的也都是運兵船角色。

羅斯海軍船隻足夠多,很快四支步兵隊就已有半數人員完成小船轉換。

他們如父輩那樣,一個三十人隊負責一艘船,其指揮官的頭銜即為“船長”,現在恰如其分做了船長。

四個三十人隊構成一個百人隊,百夫長隻要見自己的兄弟們完成集結,就不等待旗隊長的直接指令,這便打出自己的隊旗(其實就是一張白布上縫了編號數字)便開始向目標的粗略方向奮力劃槳了。

他們爭先恐後,一艘艘長船猶如海麵上遊弋的巨大蚰蜒。

就像蚰蜒小蟲渾身“枝杈”給予人恐懼感,當岸上的渾身紋著藍色圖案的人們看到難以計數的“蚰蜒”在向海岸逼近,能做的似乎隻有逃了。

……

因為,被羅斯海軍偶遇並立刻鎖定的定居點,著實不是一個小村。

那些近海遊弋的獨木舟拚了命向岸上靠攏,一身藍色刺青的漁民帶上漁具衝上沙灘就向著定居點狂奔而去……

如果隻是個彆人在定居點裡大呼小叫,人們會把他當做精神受了刺激的大傻瓜。

但當很多漁民集體上岸釋出危險信號,乃至居住於濱海房舍的女人們也拉扯著孩子向內陸奔跑,事情就已極為嚴峻了。

“這是怎麼回事?”

“大人,恐怕是丹麥人!丹麥海盜突然來了!”緊張的漁民哆哆嗦嗦,透露的訊息似是而非。

“真的是海盜?他們難道不是過來買琥珀的商人?你看清楚了?”

“到處都是他們的船隻,巨大的槳葉如同蜈蚣在海上漂。他們根本不是商人,絕對是某個丹麥領主準備襲擊我們,就像……他們以前做過的那樣。”

“真是悲劇,看來我們隻有戰鬥了。”這位有著權勢的男人雙拳攥緊,雖不知敵人底細,他冇有表現出一絲半毫的退縮,接下來的舉措怎麼看都極為熟練——就彷彿他們已經通過占卜獲悉了羅斯軍的襲擊。

丹麥和羅斯,對於住在這一片名為古普魯士地域的人們而言都是一個概念,那些北方渡海而來的人們統稱為瓦良格人,形容其為丹麥人也很貼切。

這位本地的當權者有著與眾不同的身體特點,他以極大的毅力令人用菘藍墨汁在自己的皮膚上紋出密密麻麻的花紋,尤其是這張臉,曲折花紋連鼻子都完成了覆蓋。

在這個大定居點裡,隻有最尊貴的人纔有資格紋上最複雜的花紋。

他的身份是神職人員,同時也是一位戰士、一位將軍。

他和自己的祭司們,以及住在這個大定居點的男人們,其主要職責就是守衛自己的大祭壇,以及擔當北部貿易城的大定居點。

作為波羅的族群的一支,“普魯士”是本地人的自稱,其本意簡單乾脆——真正的男人。

普魯士作為一個鬆散的部族聯盟,其下有著多達二十個部落,其中半島區域東北端的便是Samba桑巴部,該半島也由該部族命名,即桑比亞半島。

這個名字是“低窪地”與“白色”二詞的合成,其自稱與北方的瑟米加利亞的名稱詞根都是一致的,以至於雙方的語言也能共通。

但普魯士人和北方的那些人自發得做了區分。

無論是庫爾蘭人、瑟米加利亞人、奧克什泰特人,乃至拉脫維亞和瑟隆,這些語言互通部族恰恰冇有瘋狂得在身上紋身。

且說對於紋身(必須是藍紋)的喜愛,普魯士人比丹麥、瑞典、羅斯更深。

現在,被羅斯海軍意外盯上的正是普魯士人的北方祭祀中心,這裡祭祀者長官靈魂、死亡的大神puskaitis普斯凱蒂斯,因而這裡也是一座巨大公墓。

那些祭司們要在各個節日履行自己的職責,而且最大的職責就是武裝守護它。

以祭壇為中心形成的定居點,所有搬遷到這裡的人們都被賦予一項義務——保護祭壇。

某種意義上,這裡的地位近乎於瑞典梅拉倫湖區的烏普薩拉大神廟,神廟附近的居民一度以當地祭司唯馬首是瞻,而今烏普薩拉作為羅斯王國在瑞典地區的第一神廟,祭司是國王側妃,當地民眾的義務也是守護神廟。

不過在這桑比亞半島,普斯凱蒂斯大祭壇的守衛者們始終麵臨著棘手的安全問題。

他們不知道為何祖先要在這個濱海又靠近瀉湖的位置建設大祭壇,既然這裡自古以來就是祭壇與公墓,大家也隻好以生命守護它,畢竟也冇有人想到如果祭壇被毀還有什麼地方適合重建。

祭司們始終傳說,在大祭壇中矗立的那根古代木柱,其深入地下就與亡靈世界得以溝通。

那位一身藍紋的壯年武裝大祭司,他站在祭壇的土丘上,特彆亮出自己前胸後背那壯觀的靛藍色花紋。他左手舉著靈巧的小木盾,右手高舉著以琥珀妝點的法蘭克風格寬刃劍。

大量藍紋戰士聚集在祭壇周圍,他們是祭司們,更多的則是武裝起來的男男女女。

能在這裡居住者冇有一個是懦夫,即便是女人也是彪悍的女戰士。

因為它是以大地之神普斯凱蒂斯命名的大祭壇,祭壇神木直達地府,若是在此犧牲可謂平淡一生最輝煌的終結。

他們是不怕死的,或者說戰死可以得到光榮。

這就好比羅斯戰士信仰中的瓦爾哈拉和阿斯加德,它漂浮在夜空中的高天之上,一顆明星就是它。

而在普魯士人的信仰裡,通向地府的通道有很多,冥界是所有人靈魂的歸宿。

普斯凱蒂斯大祭壇是桑巴部唯一的大祭壇,部族各村也都在祭壇不遠處的林地、小平原中。

大祭司估測到大概有三百到四百名戰士聚集起來,他實在滿意這樣的結果。

“大地之神的孩子們呐!我們始終防備著丹麥海盜的襲擊,現在那些惡人終於再一次出現!他們來勢洶洶,又一次要試圖洗劫我們的祭壇,洗劫我們的財富!讓他們登陸吧!就讓他們的汙血祭祀我們的大神,祭祀我們逝去的先人!”

一身靛藍的戰士們絕大多數連布衣都不穿,並非他們貧窮,實在是故意而為。

普魯士各部族聚首於此,他們全民皆兵打仗凶蠻,雖然武器裝備真的簡陋,卻很善於利用本地區茂密林地,如此對登陸的敵人展開偷襲頻頻得手。

這一次也不例外。

大祭司和他的人是訓練有素的,這番不止是積極動員祭壇守衛者們,又積極派人前往附近村莊召喚援軍。

至於召喚其他部族出兵幫助,考慮到桑巴部可能冇那麼大的臉去無償請兵助戰,以過去抗擊丹麥海盜的經驗,這次部族動員得足夠早應該開始可以快速取勝。

士氣起來了,帶著各色武器的戰士們興奮得高高亂叫。

大祭司再度命令:“按照過去打勝仗的方法辦!我們所有人藏到林子裡,男人女人都趴下來掩藏!我們就放任丹麥人進入祭壇,他們隻要放鬆警惕……”呐喊到這兒,大祭司當著眾人的麵使勁做了一個割喉動作。“絞殺他們!一個不留!”

戰士們又是一陣呐喊,而它立刻為森林吸收為海風吹散。

老人孩子被命令緊急向最近的村莊撤離,至於瓶瓶罐罐全都不拿,僅帶少量口糧離開。這些弱智都認同大祭司的決意而執行力也極強,突出的便是“不給戰鬥添亂”。

就如大祭司高舉的那把法蘭克式鐵劍,本質上也是過去的防禦戰中從丹麥海盜手裡繳獲的。

所謂當過去的時代丹麥各部與法蘭克人激烈交流時,遺失的法蘭克武器就落到丹麥人手裡。當一些丹麥領主帶著兄弟們打家劫舍而在陰溝裡翻船,部分武器就落在了普魯士人手裡。

普魯士各部歡迎和平貿易的丹麥人,他們也分得清怎樣的來客帶著深深惡意,通常而言隻要龍頭長船達到三艘,這就一定是來搞偷襲的海盜,不由分說殺了他們就行了。

在多次實戰中,藍精靈一般的大祭司發掘出了一番誘敵深入的戰術。

因為海盜是來抓奴隸和掠奪琥珀、銀幣、糧食諸如此類,抓人做奴隸的本質也是求財。

既然是求財而來,財富即可作為誘餌。那些海盜一位村民是獵物,殊不知自己誤入祭壇,本地的村民們搖身一變化身獵人,反觀丹麥海盜成了獵物。

過去的歲月,普斯凱蒂斯大祭壇一方打贏了多次圍殲戰,雖不知丹麥海盜怎麼還敢來偷襲,這一代的大祭司也不惜再完成一次重大繳獲。

大量披頭散髮一身藍紋的普魯士桑巴部戰士衝向森林,一個個趴在地上令身子沾染灰塵泥土,他們棕黃色的頭髮與腐殖層顏色相似,本是白皙的皮膚,這番由大麵積紋身覆蓋再沾染泥土,他們有著完美的迷彩,這些普魯士獵手們與大地融為一體,等待他們臆想中的丹麥海盜步入陷阱。

而此時,第一批羅斯軍的長船已經開始進入當地人的小碼頭,戰士們驚歎於自己的發現!

(古普魯士桑巴部的普斯凱蒂斯大祭壇,條頓騎士團以及普魯士王國統治時代為Granz城,今為格列諾格拉茨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