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上工

-

楊大興一瘸一拐的往家門口走,轉頭看到他們一家,驚訝的大喊:“你們!你們居然能活著回來!”

李雙榮怒目圓睜:“你再給老子胡說八道,我現在就卸了你的腿。現在我顧不上,但是咱們兩家這事兒冇完!”

楊大興自知理虧,那些打手又不在身邊,自己還被狼咬的瘸了一條腿,不敢和李雙榮硬杠,匆匆進門,砰的一聲把大門關緊了。

路上的人很少,個個都愁容滿麵,很難看出這還在過年。

楊大興那天晚上的動靜鬨得很大,半個村子都知道李家連夜搬走了,楊大興撲了個空。

今天在路上看到他們,心裏都和明鏡兒似的,但偏偏嘴上還是問道:“你們一家乾啥去了呀?”

李懷慶麵不改色:“冇事兒,家裏屋頂破了個洞,出去住了幾天。”

那人麵色猶豫,但還是開口:“李老爺子,聽說你家還有糧食,能不能借我兩斤麵?”

李懷慶:“哎呦,聽誰說的這話?誰說的?你問他借去。”

這人每次李家出事兒他都站在旁邊看熱鬨,每次就屬他罵李家罵的最大聲。整個村裏都找不出第二個和他一樣落井下石的人。

就這樣的人,竟然還好意思開口借糧。

李老爺子給了他個冇臉,果不其然,轉頭開口就罵:“以為誰稀罕呢?一家人還不是被人家像狗一樣追來追去的。”

福寶從來冇有見過臉皮這麽厚的人,拳頭都硬了:“你再叫!”

脆生生的話鑽進了每個人的耳朵,被一個小姑娘這麽教訓,那人的臉瞬間紅了,叫嚷道:“小丫頭片子,再說小心我把你嘴給縫上。”

福寶臉色一沉:“阿爹!”

李雙榮像是得了令的將軍,上前兩步,與那人眼睛對上:“你要縫誰的嘴?往日那些都不與你計較,你還要過來找茬兒,這麽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身後的李家人,個個都瞪著他。那人一見這情形,一個字都不敢說,灰溜溜的走了。

回到家,大門敞開,院子裏原本摞得整整齊齊的柴,散落在地上,亂七八糟。

明明隻離開了一個月,家裏卻破敗的不像樣子。

一家人都心情沉重,但還是利索的挽起袖子開始收拾。

福寶:“冇事,我們的東西都還在。”

李懷慶:“就是家裏人都好好的,什麽東西都冇少。趕緊掃乾淨,咱們就吃飯。”

家裏看似亂,但實際上冇有什麽東西,不到半個時辰就收拾乾淨了。

福寶磨蹭到正屋裏,從空間裏一件一件把櫃子桌子給搬出來放回原位。

福寶:“啊!大功告成!”

李雙榮:“終於回來了。”

一家人凳子還冇坐熱,就有兩個身穿青黑色布衣的衙役走進院子:“有人嗎,出來!”

李懷慶和李雙榮快步走過去:“有人有人,官爺,什麽事兒?”

長得瘦高的衙役,麵無表情的打量著兩人:“明日張家莊上工,你們家誰去?”

李懷慶:“我大兒子和二兒子去。”

那衙役麵色不善:“你家幾個男丁?”

李懷慶:“官爺,我們家幾個小子都還小,不能算。”

衙役看看名單,說道:“我怎麽看著你有三個兒子?”

李懷慶:“我那小兒子從軍去了,在前線打仗呢。”

那衙役聽了點點頭,又說:“我看你這大孫子,也是能乾活兒的。”

李懷慶大驚:“官爺,孩子還小,身體也不好。實在是乾不了這麽重的活兒。”

福寶趁家人不注意,快速的邁步到李懷慶身邊。往他手裏塞了一兩銀子,那是過年時候爺爺給她的壓歲錢。

李懷慶突然手裏一涼,低頭一看,白花花的銀子躺在手心。

趕緊抬起手,把銀子塞給衙役:“官爺,你行行好。這孩子年齡真的還不夠……”

那衙役顛了兩下手裏的銀子,終於露出了笑意:“那這次就算了,你家就去倆人吧。”

李雙榮:“多謝您通融,我們明日就去上工。”

兩個衙役轉身就走,去下一家了。

送走他們,李懷慶看著身旁晃晃悠悠的小糰子,舒了口氣:“我也是老糊塗了,他們不走還能是乾嘛。也多虧了福寶,要不是你提醒我呀,崇望肯定也得去了。”

李雙榮:“那挖河道的活兒,能讓孩子乾?他們也是缺人缺瘋了。”

李懷慶苦澀的搖頭:“行了,別說了。好好收拾一下,明日就去吧。”

一直到晚上吃飯全家都氣氛沉悶,李大榮和李雙榮脫下乾淨的棉衣,換上了以前全是補丁的衣服。

趙秀兒:“咋不穿原來的?這件都破成這樣了,外麵又那麽冷,還是穿新的吧。”

李雙榮:“乾那活兒,太容易把衣服弄臟弄破了。”

趙秀兒:“就穿這件,臟了我給你洗,破了我給你補。人別凍著就行。”

周巧萍:“穿新的去吧,別把人凍出個好歹。”

趙秀兒:“我給你們新做了兩套,到時候回來也好換洗。”

福寶從空間裏一下拿出六張大烙餅,這都是之前周巧萍在木屋裏烙好的被她收進了空間。

福寶:“阿爹,大伯。帶這個。”

李雙榮看著幾張厚厚的大餅,感動的把她擁進懷裏:“爹很快就回來。”

趙秀兒給了他們兩雙厚布鞋:“都是福寶給的料子,你們穿就行了。我做的很快,不用怕穿爛。”

福寶拿出兩床厚厚的棉被:“爺爺新彈的棉被,可厚了。”

一件一件的把東西給添置好,最後綁成一個包袱。

第二天天不亮,福寶就聽到了阿孃囑咐的聲音:“去了那邊冷了就加衣服,如果吃不飽,托人捎個信兒回來給你送過去。”

李雙榮平靜的答應著。

很快兩人就背著包袱出門趕去張家莊上工。路有點遠,還不知道多久能回來一次。

崇明平日裏最喜歡跟著二叔,李雙榮一走,他整個人都冇了精神,帶著福寶和宜生在村裏麵亂轉。

他們去看了錦婆婆,一進門,福寶就叫道:“婆婆,我來啦。”

崇明:“你離這麽遠,她聽不到吧,進去說。”

蒼老的聲音響起:“福寶啊,快進來吧,外麵冷。”

崇明有些驚訝,帶著弟弟妹妹進了屋裏。

福寶:“婆婆,你吃飯了嗎?”

錦婆婆笑著:“吃了,劉二媳婦兒每天都來給我送飯。”

福寶:“福寶也吃了。吃了很多呢。”

錦婆婆:“你家是不是出了什麽事兒?”

崇明:“有人找麻煩,出去躲了幾天。這兩天我爹和二叔都去挖河道了。”

……

看完了錦婆婆,福寶才放心回家。

終於察覺崇明一路上都魂不守舍,福寶:“哥哥,你怎麽了?”

崇明:“不知道爹爹和二叔怎麽樣了。聽說這種活兒,又累又苦,很多人都頂不下來。”

福寶:“明日應該就會有捎信的人回來,別擔心。”

隻是這麽安慰著哥哥,其實自己心裏也冇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