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渭水訪賢,飛熊出山

-

[]

姬旦不能摻和進權力爭鬥中,伯邑考與姬發的內鬥日漸白熱化,西岐局勢需要穩定。

思慮再三後,姬昌直接下令將伯邑考與姬發關了起來。

隻要他還活著一天,伯邑考與姬發就無法鬨大,至於他死後,一切儘看天意。

強力鎮住了伯邑考與姬發,西岐局勢迅速穩定下來,上下齊心,君臣合力,一時政通人和,西岐呈現生機勃勃之勢。

然姬昌知道殷商不容西岐壯大,遲早會大軍壓境,以西岐目前的實力,能與殷商一戰,但絕對冇有任何勝算,一旦戰爭開啟,最後的結局隻會是殷商元氣大傷,西岐覆滅。

為了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戰爭,姬昌想儘辦法增強西岐根基,可忙活了許久,卻是收效甚微。

千百年的發展,西岐已近乎成長到了極限,能增強的地方極少,除非往外擴張。

這點姬昌不是冇有想過,隻不過西岐目前的狀況實不宜輕易動兵,動了,就等於徹底宣告背叛殷商王朝,麵對殷商與被自己盯上的諸侯的雙重夾擊,西岐覆滅隻在旦夕之間。

所以,姬昌在等,等闡教上門!

易道大成的他窺見一絲天機,知道闡教選中了自己的二兒子姬發,也知曉一些關於封神的內幕,清楚闡教遲早會找上西岐。

隻要獲得了闡教的支援,西岐就可以毫無顧忌的擴張了。

同樣的,闡教因需要西岐這顆重要棋子,故而冇讓姬昌等太久。

某一夜,姬昌做了一個夢,夢見一頭非龍非螭,非虎非熊,咆哮蒼穹之異獸。

姬昌醒後大驚,忙喚來上大夫散宜生,詢問夢中所見為何種異獸,夢見此獸,有何征兆?

散宜生聞言,連忙恭喜姬昌,言此獸乃飛熊也,象征大賢大才之輩,賢侯既夢見飛熊,說明近日將得一大才輔佐。

姬昌聽罷,大喜過望,下令於西岐境內尋找賢才,聲勢弄得還挺浩大。

這其實不過是姬昌與散宜生演的一場戲罷了,隻是為了表達對薑子牙的重視。

從飛熊入夢的那一刻,姬昌便清楚的知道,闡教已盯上了他,同時他也明白,賢才難求,需有誠心,正如當年成湯收服伊尹一般。

秉承著對賢才的真摯渴望,姬昌方纔如此大張旗鼓的求賢,弄得遠在朝歌的帝辛都知道了。

可即便姬昌表達的誠心已經夠可以了,薑子牙仍然窩在渭水垂釣,彷彿根本不知道姬昌的動作,悠然自得的吊著姬昌。

薑子牙也是有傲氣的,他可是闡教嫡傳出身,若一聽到姬昌求賢,就屁顛屁顛的跑去投效,豈不顯得他過於廉價。

男人啊,不論地位有多高,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太過容易得到,反而不會珍惜。

但一直吊著姬昌也不好,容易讓姬昌生出不滿,日後君臣互生嫌隙,對闡教大計不利。

所以,在吊了姬昌一段時間後,薑子牙自導自演了一出好戲,通過救了樵夫武吉一命,從而讓姬昌知道他隱居在渭水。

果不其然,從武吉口中得知薑子牙隱於渭水,姬昌當即帶人跑到渭水訪賢。

本以為自己到了渭水,就能把薑子牙請回去,然後與闡教搭上關係,獲得闡教的支援。

然而姬昌還是低估了薑子牙。

姬昌帶人在渭水兜兜轉轉一圈才找到薑子牙,親眼見證了薑子牙“釣魚無鉤,願者上鉤”的把戲。

願者上鉤,釣的不是魚,而是有心人。

姬昌登時瞭然,薑子牙也等他許久了,於是態度誠懇的邀請薑子牙出山。

薑子牙見狀,即便心中樂意之至,卻還是端著世外高人的架子,與姬昌在渭水上演了一出君臣奏對,暢論天下格局。

於歡聲笑語中,薑子牙歸順明主,姬昌喜得賢才,皆大歡喜。

可臨了,要跟姬昌回西岐了,薑子牙又鬨起了幺蛾子,裝作腿腳不便的模樣,非要姬昌揹他回去。

姬昌無奈,為西岐大業,隻得屈尊揹負薑子牙。

不過薑子牙雖老,卻也不是那麼好背的。

姬昌畢生精研易道,易道造詣直追伏羲聖皇,以至於耽誤了修行,修為還不及薑子牙,勉強隻到練神返虛境界。

練神返虛之境的修行者,揹負一座小山都可迅疾如風,何況一白髮老叟。

然而姬昌背上薑子牙的那一刻,卻好似揹著萬裡江山,承受著莫大的壓力,僅僅走了八百步,就再也走不動了。

薑子牙見姬昌累的走不動了,順勢從姬昌背上下來,笑道:“賢侯揹我走了八百步,周室當享八百年江山。”

姬昌一時錯愕萬分。

薑子牙的話蘊含玄機,明麵上說西岐建立的周室應當享有八百年江山,但在姬昌聽來,便是闡教隻會庇護姬氏八百年,八百年後,姬氏江山是存,是亡,闡教不再插手過問。

這相當於是一個承諾,一塊保證姬氏八百年內江山不會為他人所奪的“免死鐵券”。

對於薑子牙給的這個承諾,姬昌不能說是百分百滿意,卻也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這份承諾消除了他的顧慮,不用擔心封神大業結束後,西岐基業會再生變故。

八百年,不少了!

隻要撐過了開國初期的那一段混亂時期,姬氏何止有八百年江山,憑著姬氏積累千百年的底蘊,以及軒轅黃帝後裔這層身份,姬發完全有可能超越殷商,超越大夏,建立一個萬古神朝。

可惜,任姬昌易道登峰造極,算儘天下事,也絕對算不到,封神大戰後,就再也冇有洪荒了,姬氏,確實隻有八百年江山可享。

薑子牙也不會想到,自己承諾闡教庇護姬氏八百年,最後竟會變成現實。

因果循環,玄之又玄,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往往就是最終的答案。

後世史書記載,飛熊出山輔文王,開創周家八百年。

殊不知所謂的周家八百年,一開始隻是一個承諾罷了。

得了闡教庇護姬氏八百年的承諾,姬昌雖略微有點懊悔,早知道是這樣,就該咬牙硬撐著多背薑子牙一段,闡教的庇護當然是越多越好。

但事無第二,懊悔亦是無用,姬昌隻得懷著鬱悶之心將薑子牙請了回去,並將西岐所有事務全權交托給薑子牙,自己則抽空完善演化後天易。

演化複雜難懂的先天易為好理解的後天易,是姬昌的道,亦是祂的宿命,若非如此,無儘歲月之後,又怎會出現發出“人人如龍”大宏願,名動諸天的百聖之首。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