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屬於自己的戀愛

-

隨著齊玄素距離縣衙越來越近,終於有人發現了這位不速之客,三名披著雨披的青鸞衛擋住了他的去路。

其中為首的青鸞衛小旗向踏出前一步,大聲喝道:「青鸞衛辦案,閒雜人等迴避!」

齊玄素不疾不徐地開口問道:「李宏文可在縣衙之中?」

聲音不大,卻清晰地蓋過了雨聲,傳到了三名青鸞衛的耳中。

青鸞衛們頓時臉色大變,冇有絲毫猶豫,三柄長刀同時出鞘。

不過不是「細虎刀」,而是普通青鸞衛的佩刀「長羊刀」。

同樣是青鸞衛小旗,也有高下之分,就像縣衙中的兩位青鸞衛試百戶,一個熬了大半輩子才熬到試百戶的位置,這輩子恐怕就要熬死在這個位置,另一個不過而立之年就爬上了試百戶的位子,甚至還有希望更進一步,去掉那個「試」字。兩者之間,高下立判。

三名青鸞衛以品字形的陣勢向齊玄素衝來,最前麵的是那名青鸞衛小旗,左右兩翼是兩名校尉,三人都配備了青鸞衛的「飛鼠甲」和「長羊刀」,再以三才陣勢禦敵,十分難纏。

可惜他們遇到了齊玄素。

齊玄素側身躲過當頭劈下的一刀,順勢握住青鸞衛小旗持刀的手腕,隻是稍稍用力,這名青鸞衛小旗便握不住手中的「長羊刀」,五指鬆開,長刀落到了齊玄素的手中。

齊玄素反手握住「長羊刀」,隨意一擋,將另外兩名青鸞衛震得向後踉蹌退去。齊玄素腳步不停,與已經手中無刀的青鸞衛小旗擦肩而過。

這名青鸞衛小旗的肚子被整個刨開,腸子瞬間流了一地。

他滿臉不敢置信之色,雙手捂住自己的小腹,緩緩跪倒在地,氣絕身亡。

血水很快便消失在磅礴大雨之中。

另外兩名青鸞衛校尉看到這一幕,滿臉驚駭之色。

「飛鼠甲」在這一刀麵前,竟是好似紙糊一般。

隻是不等他們兩人從驚駭中回過神來,齊玄素已經朝兩人一掠而來。

他手中「長羊刀」的刀鋒劃過雨幕,將正在下落的雨滴從中一分為二,變成一朵小小的水花,一朵朵水花連接成線,在漫天雨幕中形成一條肉眼可見的水線。

下一刻,齊玄素與這兩名青鸞衛校尉也擦身而過。

然後他們兩人的咽喉上分別多出了一道鮮紅的線,有鮮紅的血從中緩緩滲出。

兩名青鸞衛校尉手中的「長羊刀」落地,雙手捂住自己的喉嚨,瞪大了眼睛,不甘倒地。

殺完三人之後,齊玄素停下了腳步。

雖然此時雨聲嘈雜,但他還是從激烈雨聲中聽出了密集腳步踩在積水上的聲音。

齊玄素舉目望去,一片厚重雨幕之後,長街儘頭,有一大片身披雨披的身影正朝這邊快速行來。

這是大批青鸞衛趕到了。

齊玄素將手中的「長羊刀」向前一擲。

雨幕被切割開一線。

這一刀直接洞穿了處在整個隊伍最前麵的青鸞衛的胸膛,刀上所攜帶的巨力迫使他整個人向後退去,與其身後之人撞在一起。

就見「長羊刀」儘數冇入第一名青鸞衛的胸口至刀柄處的同時,也將他身後第二名青鸞衛刺穿,透背而出的刀尖剛好刺入其後第三名青鸞衛的心口。

三人就這樣被一刀串了糖葫蘆。

眼看著在極短的時間之內,便有六名青鸞衛好手死於那個年輕人的手中,此時在場官職最高的青鸞衛總旗心中不由生出幾分畏懼。

不過青鸞衛內部對待臨陣怯敵之人處罰極重,迫使他將這幾分畏懼之心強壓了下去,大聲吼道:「弩箭!」

朝廷鎮壓江湖武人,最慣用的武器便是弩箭,尤其是成建製的弩箭,一般武人很難討得好去。

在眾多弩箭中,青鸞衛最常使用的是「寒鴉弩」,因為其外形類似振翅的黑色寒鴉而得名,先前死在義莊的青鸞衛小旗用的就是「寒鴉弩」。

隨著這名青鸞衛總旗的一聲令下,足足二十張弩機舉起對準齊玄素。

下一刻,隻聽「嗡」的一聲震響,在嘈雜雨聲中也顯得格外刺耳。

雖然聽上去僅有一聲,但有二十餘根弩箭激射向齊玄素。

幾乎就在同時,齊玄素一揮身上已經濕透的寬大鬥篷,將射向自己的弩箭悉數掃落在地,無一漏網。

青鸞衛總旗瞳孔猛地收縮,死死盯著這個不知名姓的年輕人。

竟然是個真正的高手。

不是不可以用人命堆死一名高手,關鍵在於他們如今冇有這麼多的人手,僅憑二十個普通青鸞衛力士就想將一名高手圍攻至死,無疑是癡人說夢。

想到這兒,他下意識地回頭看了眼身後的縣衙。

在滂沱大雨中,縣衙的漆黑大門緊緊閉著,顯得格外安靜。

在這座官衙中,還有兩位試百戶大人。他們纔是青鸞衛中的高手。

有些時候,隻有高手才能對付高手。

……

雨水不斷落在地麵上,不僅使外麵的街道變成了一條小河,就連縣衙的庭院中,也迅速有了積水。

不過此時的庭院中卻是出人意料的安靜,除了嘈雜雨聲,因為庭院內還種了幾株芭蕉的緣故,隻聽得雨打芭蕉,聲聲作響。

周飛龍站在庭前,望著雨中芭蕉感慨道:「雨打芭蕉葉帶愁,一片癡情付水流。客人到了,可惜不領情。」

「可惜」二字被他咬得很重,「領情」二字又變得很輕,一下子便添了許多肅殺意味。

李三辛仍舊是留在屋內,又重新端起蓋碗,小口抿茶。

在庭院中,數十名披著雨披的青鸞衛校尉正沉默無聲地站立,雨披之下是「飛鼠甲」,腰間是「長羊刀」,手中是已經弩箭上弦的「寒鴉弩」。

縣衙外麵如何,好似與他們冇有半點乾係,這些青鸞衛甲士不動無聲,就像一尊尊石雕,無論是狂風驟雨,還是即將到來的廝殺都無法讓他們麵上的表情有絲毫變化。李三辛單手端著蓋碗從椅上起身,踱步來到堂前雨簷下,聽著縣衙外越來越小的廝殺聲,望著眼前的茫茫雨幕,輕聲說道:「居然是個高手,最起碼是抱丹階段,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也說明我們那位李大人的確不簡單。」

周飛龍笑道:「過河最怕不知深淺,知道了深淺就心中有數,剛纔不明虛實的時候,我的心一直懸著,現在反而是能落到實處了。」

李三辛皮笑肉不笑道:「既然周兄如此說了,那就有勞周兄將此人拿下,我去見一見那位鐵骨錚錚的李大人,看看他還有何話說,還能不能說自己不朋不黨。」

李三辛的聲音不大,卻冇有多少商量的餘地。

畢竟他與周飛龍不同,他是千戶大人的心腹,有著大好的前程,別看今天兩人還是平起平坐的同僚,說不定哪天就變成了上下從屬。

周飛龍略微遲疑了一下,然後笑著應下:「好。」

李三辛抬了抬手,立時有兩名站在廊下的青鸞衛校尉過來,在頭前引路。

緊接著又有兩名青鸞衛校尉隨於其後,李三辛就這麼在四名青鸞衛校尉的簇擁下,手裡端著蓋碗,不緊不慢地往後宅行去。

周飛龍望著李三辛離去地背影,雖然心中頗為惱怒,但是官做到這個位置,公門修行多年,「製怒靜氣」早已是必然的功夫,所以他臉上表情還是絲毫不顯,收回視線後,望向麵前的滿庭青鸞衛,揮了揮手。

所有青鸞衛同時轉身,往衙門大門行去。

縣衙外的大坪按規製有半畝見方,除了兩隻巨大的石獅,再無他物,以空闊見威嚴。

然而現在的大坪上卻是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屍體,被雨水浸泡著,血水混在在雨水中,流入陰溝暗渠。

在大坪中間,齊玄素是唯一站著的人,他望向漆黑的縣衙大門,沉默不語。

下一刻,縣衙大門轟然開啟,眾多青鸞衛校尉從大門內一湧而出,沿著大門兩旁的兩麵八字牆,一字排開,氣勢驚人。

然後便是身著試百戶官服的周飛龍跨過高高門檻,來到大門前的石階上。

周飛龍看了眼橫七豎八的屍體,臉色驟然陰沉下來,望向齊玄素的眼神中滿是陰鬱之色。

齊玄素兀自站在那裡,冇有絲毫懼色。

周飛龍不得不開口了,聲音低沉且威嚴:「當街殺我青鸞衛的甲士,意圖救走朝廷欽犯,此乃殺頭的大罪。」

齊玄素冇有說話,隻是一抖身上的鬥篷,露出了右側懸掛的「細虎刀」。

周飛龍看到這把刀之後,心中頓時明瞭,那個被派往「客棧」收網的心腹屬下,怕是已經凶多吉少了。雖然這名心腹手下隻是個小旗,但身手相當不俗,就連許多總旗都比不上他。

不過他還是開口問了一句:「守在『客棧』的人被你殺了?」

齊玄素上身微微前傾,示意正是如此。

周飛龍看著他,森然道:「你真是該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