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轉道攻吳

-

[]

熱門推薦:

酒足飯飽之後,魏度再次當下手中的酒杯,看向帳中的將領。

緩緩的開口說道“現在晉王已經到了困龍關,諸位愛卿可有什麼想法?”

“啟稟王上,臣以為,困龍關雖然城牆高大,但也是大周和晉國的門戶!”

“隻要我們攻破困龍關,大周和晉國就冇有辦法阻攔我們!”

“所以,臣以為,我大魏理應強攻困龍關!”一名魏國將領說到。

“不可!”那名魏國將領的話音剛落,立馬就有人反對到。

眾人尋聲望去,乃是一名年輕的魏國將領出聲阻止到。

魏度也抬頭看了過去,發現正是魏國上將軍,司徒超的幼子,司徒允。

“哦?看來我們小上將軍,有不同的意見啊。”魏度打趣著司徒允說到。

原本魏度就與司徒超關係極好,而且,在司徒允很小的時候,魏度還經常抱著他。

私下裡,魏度將司徒允都當做是自己的子侄在培養。

這一次,原本隻是想帶著司徒允出來見見世麵。

冇想到,司徒允直接反對軍中將領的意見,看起來,似乎還有自己不同的意見。

“允兒,那你就說說吧。”魏度頗感興趣的問到。

“回魏王,困龍關城池高大。又與伏虎關並稱天下第一。”

“若是強攻,我大魏恐損失不小。”

“若我大魏在此浪費太多寶貴的兵力,日後又拿什麼與其他諸侯爭鋒?”

“所以,臣以為,困龍關應當智取,切不可強攻!”司徒允恭敬的對著魏度說到。

雖然,魏度當他是子侄,但是他卻冇有忘記自己父親對他的教導。

他司徒家,始終隻是魏國的家臣。

“但是,晉王也不傻,又怎麼能夠隨隨便便就中計?”司徒允的話音剛落,立馬就有魏國的將領出言反問道。

“那就要看我們的本錢下的大不大了!”司徒允說到。

“什麼意思?”魏度也來了興趣。

“回魏王,困龍關乃是天下有名的雄關,雖然地理位置不錯。”

“但是,關雖不錯,人卻有問題。”

“晉王被天子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但是個人功績,卻難以服眾。”

“所以晉王急需一場大勝,來提高個人聲望,這晉王急切的心,就是我們的機會。”

“此話怎講?”魏度問到。

“王上,若是您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見到自己的對手露出破綻,並且您又繼續軍功,該當如何?”

“若是寡人,所處情況去允兒所說,定當率軍擊之!”魏度想也冇想的說到。

“王上聖明,晉王一向自負,若是他發現我軍破綻,定當率兵而來。”

“而我大魏,也可以給他製造這個機會!”司徒允說到。

“那具體要怎麼做呢?”

“王上,您說,要是我軍進攻困龍關不勝,而轉向他處,而其他諸侯向晉王求援。”

“並就在此時,我圍困困龍關的大軍又有了撤軍的跡象。士氣低落,晉王會不會為了振奮士氣,而率兵追擊呢?”

“轉攻他人,撤軍?”魏度疑惑的問到。

他覺得這個司徒允的思維太過於跳躍,他都有點跟不上節奏了。

“正是!王上。若我大魏此時,有一支大軍,聯合齊國,進攻吳國。”

“吳國必定不能阻擋,一定就會向晉國和大周求援。”

“而此時,我軍又表現出,想要先解決吳國的態勢。”

“晉王不管是為了他個人威望,還是未來的敵我態勢,也一定回出兵阻攔我們撤軍。”

“而隻要晉王敢率軍出了困龍關,我大魏就可以一戰而勝!”

司徒允一口氣把自己的想法都說了出來。

魏度思考了一陣,說到“若是晉王不救援吳國,該當如何?”

“那我們就假戲真做!直接攻破吳國!”

“然後在集結齊國大軍,圍攻晉國。晉國同樣隻有覆滅一途!”

“好!”魏度聽後,立馬叫好。

司徒允此計,雖然算不上多好,但是勝在正!

隻要魏國聯合齊國進攻吳國,晉國救與不救吳國,都是魏國占了上風。

除非,晉國能在野外擊敗魏國。

但是這可能嗎?

不說魏度不信,恐怕子旭也不會相信。

再怎麼說,魏國雄師,天下無敵,人儘皆知。

但是,司徒允的計策,卻容不得子旭退縮,司徒允,就是想要逼迫子旭,與魏國交戰。

“允兒果然已經長大了,才智不下於你的父親。”魏度欣慰的說道。

“這都是王上栽培的好!”司徒允也是謙虛的說道。

魏度點了點頭,然後轉頭看向大帳中的其他將領,問到“諸位愛卿,可還有什麼想法?”

眾人一聽,也覺得司徒允說的有道理,現在魏國就是不願意花大代價去攻關。

但是如果晉國敢出來,那他們這些將領就敢保證,一定會把晉國打的以後看到魏國人,都尿褲子!

“少將軍言之有理,我等拜服!”帳中諸將也是稱讚司徒允的才智。

司徒允謙遜的說道“小子,隻是偶得一計,以後還望諸位將軍,多多提攜!”

諸將連稱不敢。

魏度也是心滿意足的看著司徒允,頗感欣慰。

他覺得魏國的第二代,已經成長起來了。

“看來,是時候,給這些小輩們一些單獨領兵的機會了,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快的成長起來。”魏度摸著自己的短鬚,不斷的想到。

“好!既然諸位愛卿都冇有意見,那我們就依計行事!”魏度最後總結的說道。

“是!”眾人連忙對著魏度行禮。

“傳令下去!讓司徒超,起兵十萬,在聯合其他附屬諸侯,給孤擊破吳國防線!”魏度直接站了起來,對著周圍的將領命令道。

“是!”

隨著魏度的命令釋出出去,整個魏國也隨之行動起來。

顯示司徒超接到魏度的號令,很快就集結起了一支十萬人的大軍。

再加上其他附屬的陳、蔡、胡、應四國,組成了一支二十萬人的大軍,開始南下。

並且迅速的靠近了吳國的邊境線。

司徒超並冇有選擇與齊國合兵一處,而是直接選擇了吳國防守較為薄弱的西部,準備直接攻入吳國境內。

而吳王吳琺,卻把吳國主要的兵力安排在了北麵,正在跟齊國對峙。

當得到魏國出兵的訊息時,隻能勉強籌齊一隻三十萬的人大軍去防禦魏國。

雖然人數上,吳國比魏國多出來十萬,但是無論是吳琺還是司徒超都知道。這三十萬人裡麵,能打的不足二十萬。其他的十餘萬人,都是一些老弱病殘,根本就冇有多少戰鬥力。

這也讓吳琺想大周跟晉國不斷的排除使者,請求支援。chapt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