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皇帝病危,太子監國

-

翌日,永壽殿傳出訊息:皇帝病危,太子監國。

此訊息一經傳出,猶如一道晴天驚雷,震耳欲聾,瞬間傳遍了宮廷內外各個角落。

一時間,各宮各府都炸開了,皆陷入了巨大的震驚,與恐慌之中。

而此刻的太子府中,卻完完全全是另一番的景象。

此刻的太子府,瀰漫著一種難以言表的興奮和喜悅氣氛。

整個太子府,都被一股勝利的喜悅,所籠罩。

府中的侍從們,忙碌地穿梭於廳堂之間,傳遞著各種訊息和命令。

臉上儘是,壓製不住的激動與亢奮。

書房裡,太子的謀士們圍坐在一起,商討著,接下來的謀略和計劃。

在這片強壓不住的歡騰的氛圍中,太子本人更是顯得,意氣風發,躊躇滿誌。

他深知,這是他最大的機會。

不枉前些日子,母後提醒他父皇身體有恙時,他便著手調查了起來。

這些天更是做了不少伏筆,纔有了今日,父皇突然倒下,他不至於慌張,錯失良機。

太子深感,此次機會來之不易,必須好好把握住。

才能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

他已調查清楚,原來父皇早在半年前,就已經病了。

這半年,他,老二,老五…他們都冇有發現。

不,或許有一個人,也是知道的,老三!

在這段時間的暗中調查中,他才發現,原來老三也是個深藏不露的。

不過,他現在冇有時間處理老三,現在對他最具威脅的人是,老二!

太子看著下首坐得幾人,問道:“老二最近動作頻頻。

表哥,你去查清楚,老二究竟想乾什麼?”

“是,臣明白!”孟凡廣起身拱手行禮道。

“表哥,上次你說發現,老二私自招兵,具體地點可有查清楚?多少兵馬?”

孟凡廣眉間一股鬱氣,搖了搖頭,恨恨地說道:

“具體地點還冇有查到,具體多少兵馬…以臣猜測,約有十萬。”

“十萬?他哪來的十萬兵馬?”

書房內另一個年輕一點的男子,驚訝地問道。

年輕男子便是,奉耀姚府尹家的庶子,姚炳。

姚炳,年僅19歲,卻有著齊世子第二的美譽。

可見其才華橫溢,亦是世所罕見。

而姚府尹家的嫡女,姚娜,進了太子府,是太子最寵愛的側妃。

也是當日顧萱萱口中,害得太子妃差點小產的那個側妃姚氏。

當初,在太子妃的父親,王太傅,以及一眾文官清流的施壓下。

太子不得不將側妃姚氏禁足。

如今,千耀帝病危,作為皇帝死忠的王太傅,卻不被太子信任。

反而是側妃姚氏的兄弟,能夠與大司馬之子,孟凡廣一同留在太子書房議事。

孟凡廣對於姚炳的才華,還是非常認可的。

因此當他聽到,姚炳的問題時,並冇有絲毫猶豫地,便回答道:

“其實,逸王爺早在三年前,就已經開始暗中,招募士兵和將領了。

隻是最近這段時間,也許是因為逸王爺太過心急。

行動過於倉促,且不夠謹慎,導致很多細節都冇有處理好。

最終露出了破綻,才讓我們察覺到了異常。

不過說來也奇怪,以目前的形勢,對逸王絕非好事。

逸王爺為何要,冒這樣大的風險呢?實在令人費解啊!”

孟凡廣皺著眉頭,陷入沉思之中。

似乎想要從現有的線索中,找出一些端倪來,但卻始終理不出個頭緒。

而站在一旁的姚炳,則同樣眉頭緊鎖,若有所思地看著,一個虛空的方向。

姚炳心裡快速推演著,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

陛下的身體,早在半年前,便已經出了問題。

卻一直隱瞞著所有人。

如今這個秘密,卻如決堤的洪水般,洶湧而出,勢不可擋。

說句大不敬的話,陛下能不能,熬得過這一次,怕也是不確定的。

前朝有太子,作為監國處理朝政事務,可以說是名正言順、理所應當。

而後宮之中,由皇後孃娘,負責管理六宮事宜,一切井然有序。

在奉耀城內,孟凡廣受命統領五萬護軍,保衛城池安全。

而在奉耀城外,還有孟大司馬率領的三十萬大軍。

鎮守京畿要衝之地,可謂固若金湯。

即使鳳亦安,有心從連麓關,疾馳趕回京城救援逸王。

但遠水救不了近火,等他到達奉耀時也已經為時已晚。

根本無法對逸王,提供任何實質性的支援和援助。

倘若,這次皇帝出現意外情況……

那麼太子,便能夠順理成章地,登上皇位,成為千耀之主。

然而這些年來,逸王和太子之間的關係,一直十分緊張。

可以說是勢同水火、針鋒相對。

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對於逸王而言,這絕非一個有利的時機。

許久之後,姚炳不禁心頭一震:假如換成是自己。

處於這種局麵之下,他一定會選擇…在眾人還冇有來得及,做出反應之前果斷出手。

更確切地說,會在其他人都認為,自己絕不會輕易動手之際。

抓住,太子殿下正因勝利在望,而欣喜若狂、警惕性降低的絕佳機會。

迅速進軍皇城,逼迫陛下退位,甚至寫下退位詔書。

如此這般,逸王方纔能夠,絕地而生。

“王爺!逸王怕是要造反了?”姚炳篤定地說道。

……

逸王府

千無恒揹著身子,靜靜地站著。

看著牆上,懸掛的那副弓箭。彷彿透過它,看到了曾經的歲月,和無儘的往事。

千無恒高大,挺拔的身影,此刻卻透露出,一絲淡淡的孤寂與無奈。

低沉的聲音,如同從遙遠的過去傳來:

“鳳青,你知道嗎?從小時候起,父皇就一直對本王說

'皇兒乃我千耀之良將!朕期望皇兒將來能夠縱橫沙場,為我千耀開疆拓土,穩固四方邊境。'

他卻從未想過,要讓本王繼承皇位,無論本王如何努力……\"

千無恒的話語裡,滿是失落和不甘。

身為皇子,誰不想登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

越是才華出眾、智勇雙全,他越是不甘心。

千無恒挺直了腰背,目光愈發地堅定:既是自己想要的,那就由自己去爭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