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合作模式

-

儘管在這次交易中鄭東來的貢獻並不顯著,但李青深知他真正的實力。更重要的是,除了銷售蘇國的水果,李青急需找到合適的奉天水果作為貨源。在這方麵,鄭東來能發揮無可比擬的作用。他在奉天水果行業經營多年,對何時何地產何種水果瞭如指掌。

因此,李青決定拉鄭東來一起做水果生意。商量妥當後,李青慢慢說:“如果這次櫻桃銷售順利,我們就得考慮下一批水果了。隻是……”見李青有些遲疑,鄭東來連忙問:“隻是什麼?”李青回答:“我隻是還冇找到合適的供應商。蘇國有優質的水果,但我們目前缺乏可以交換的水果。”

鄭東來聞言大笑:“哈哈,我還以為是什麼大問題呢!這不簡單!”他看向李青:“李總,你需要哪種水果,我去搞定!”李青確信找鄭東來做搭檔是明智之舉,他說:“上次的尖把子梨就很好,隻是貨源難找。”鄭東來微笑:“你是說安山的尖把子梨?”李青點頭:“對,我們收購時,村民說尖把子梨幾乎都被預定了。還好有一批瑕疵品冇賣出,不然就冇有這次交易了。”

鄭東來笑道:“確實,這尖把子梨因名氣大,僅安山附近十幾個村子種植,數量有限,所以每次都早早被預定完。”說到這裡,他話鋒一轉:“巧的是,我這次正好預定了一個村子全部的尖把子梨。”李青聞言大喜:“太好了!對蘇國的貿易,你能提供多少尖把子梨?”鄭東來想了想,說:“李總覺得……五車如何?”五車相當於十幾萬斤。

儘管鄭東來手中的尖把子梨不止這些,但他畢竟有自己的水果生意,與李青隻是暫時的合作關係,自然不會傾儘所有貨物。李青聽後略加思考,隨即點頭同意:“好,那就太棒了。”實際上,李青覺得五車的量稍顯不足,但他也理解鄭東來需要經營自己的生意。因此,他對這個數量並未提出異議。鄭東來對隻拿出五車心感歉意,主動問道:“除了尖把子梨,李總還打算運輸哪些水果?”李青沉思片刻,答道:“我發現蘇聯那邊更傾向於梨桃蘋果這類典型的北方水果。”鄭東來聞言微笑:“那太容易了,現在正是桃梨成熟的季節。安山的尖把子梨之外,銀州的黃桃和東鎮的鴨梨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這兩種水果的知名度極高,連不常去菜市場的李青也知道。李青點頭:“這兩種的確不錯,有貨源嗎?”鄭東來回答:“鴨梨我這裡能找到,而且正好是半熟狀態,現在采摘裝車,到蘇聯時就差不多熟透了。”原來,鴨梨成熟後儲存時間很短,一旦開始腐爛,很快就會蔓延。所以,鴨梨通常在未完全成熟時就被采摘,然後通過物理方法催熟,即所謂的“捂熟”。這種特性正適合運往蘇聯,甚至無需額外保鮮措施。李青點頭:“可以,鴨梨在蘇聯應該很少見,運過去應該不愁銷路。”鄭東來笑道:“鴨梨的問題我來解決,出發前我會聯絡好,現摘現裝車。”他停頓了一下,又有些困擾地說:“隻是……鴨梨我可以搞定,但黃桃得李總你自己想辦法了,我隻能提供一個地址,因為我冇做過黃桃生意。”李青點頭應允。確定下一次的水果運輸後,李青笑著對鄭東來說:“鄭總,既然已合作,有些事我們事先說清楚。”鄭東來的神情變得嚴肅,他知道李青要談到金錢問題。合作的核心自然是為了賺錢。李青緩緩開口:“我們的合作,我考慮了兩種方案。一是雙方共同出資,利潤按出資比例分配。另一種是我來主導,賺到的錢給你分紅。”

根據你的提議,如果投資失敗,所有損失我來承擔。

兩種選擇,鄭總,請你考慮一下。”

鄭東來聽見,不禁陷入深思。

李青提出的兩種方案各有優劣。

選擇第一種,意味著兩人同舟共濟,盈利共享,虧損共擔。

此外,鄭東來還需在這項生意中投入時間和心血。

畢竟,僅出資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反之,若選第二種,鄭東來的收益雖會減少,但至少不會賠本。

經過一番思考,鄭東來決定:

“李總,你也清楚,我自己的生意需要大量精力和資金,所以我傾向於第二種。

這樣我隻需在供應鏈上提供支援,包括蘇國水果的零售,我也可以參與。”

李青聞言,點頭表示讚同。

無論鄭東來是否深度參與,對李青都有利有弊。

因此,不論他選擇哪種方案,李青都有相應的經營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