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價格差異

-

看到村莊裡能收穫如此豐富的三七,李青和孫小雨決定不再急著回去,而是開始在附近的村子轉悠。每到一個村子發現三七,李青就按照之前的方法,請當地人幫忙收購。短短一個下午,他們就收集了超過一萬斤的三七!原本隻是打算順手賺點小錢,冇想到竟變成了大生意。收購結束後,天色已晚,他們在當地找了個旅館過夜,第二天一大早就啟程返回彭城。

到達彭城後,李青首先去了最大的中藥店。“你好,請問你們收不收三七?”他直接問道。“三七?大小如何?”售貨員詢問。“大約十個頭的。”李青說著,從手提包裡拿出一些三七給售貨員看。售貨員看過三七的品質後,表示認可:“品質還算可以……”稍作思考,她又問:“你有多少這樣的三七?”李青平靜地回答:“大概一萬斤左右。”

“什麼?一萬斤?!”售貨員聽到這個數字,驚訝不已。“太多了吧,我們店裡實在消化不了。”李青聞言皺起眉頭:“你們能收多少?”售貨員一時也為難起來。如果是少量藥材收購,她可以直接決定。但麵對一萬斤三七,她無法擅自做主。“先生,請稍等,我去請示經理。”李青點點頭,售貨員立刻離開。

不久,一位穿著西裝的男士走來:“請問是要出售三七嗎?”李青點頭確認。男士接著問:“一萬斤?”李青再次點頭。經理確認後,麵露難色地說:“先生,情況是這樣的,我們店裡已有不少三七庫存,現在最多隻能收購一千斤左右。”

聽到一千斤,李青略感失落。他原本設想,即使一萬斤不能一次性賣出,至少也能分批賣出幾千斤。但現在聽說隻能賣出一千斤,意味著他需要跑至少十家店才能處理掉這些三七,這讓他有些無奈。然而,再少也是收入,李青點頭說:“好吧,你們能出多少錢?”原本,李青認為隻要價格相差不大就行,畢竟這些三七的收購價並不高。但讓他意外的是,經理思考後報出了一個價格:

如果這一千斤三七都能保證質量,我就出價一斤十塊錢。

“多少?你們的三七突然降價了嗎?”李青不太敢相信,又問了一遍。

經理看著李青的反應,也有些困惑:“一斤十塊錢,我們這裡一直就是這個價,波動不大,最貴也就十二塊左右。有時候便宜,七八塊也有。”

李青聽了,立刻冷靜下來。他突然意識到:奉天的三七貴,並不代表所有地方都貴!否則,他不可能在華坪村附近以三五塊錢的價格買到優質三七。

李青的現代觀念使他陷入誤區。原本他認為,全國流通的商品,價格差異不會太大。但他忽略了,這需要建立在先進的物流基礎上!

而現在,長途運輸並不發達。於是,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本地能種的三七隻能賣幾塊到十幾塊一斤,而不能種植三七的地方,價格卻能高達幾十甚至上百。

雖然現在在彭城出售這一萬斤三七也能賺幾萬,但理解了這點後,李青搖頭拒絕了經理的報價:“還是算了吧,我會另尋買家。”

經理聞言,忍不住說:“彭城的收購價都是固定的,你去其他店也差不多這個價。”

李青微笑點頭:“冇事,我有辦法。”說完,他離開藥店,留下經理疑惑地看著他的背影。經理實在想不出李青有什麼好策略。

回到公司,孫小雨見車上的三七還在,問:“怎麼了,賣不掉嗎?”

李青答道:“不是賣不掉,隻是價格太低,不合算。”

孫小雨皺起眉頭:“那怎麼辦?我們的收購成本也有好幾萬,不是小數目。虧本的話,可就頭疼了。”

李青微微一笑:“彆擔心,我自有妙計。”隨即,他給李建軍打了電話。

不久,李建軍來到李青的辦公室。“表弟,最近生意如何?有冇有出什麼狀況?”李建軍笑著問。

李青答道:“放心,一切順利。現在分公司的業務除了與孫氏的穩定合作外,與其他工廠公司的運輸業務也在增加。基本上,卡車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李建軍將最近的工作報告遞給李青,後者接過仔細審閱,發現進展良好,於是滿意地點點頭。“一切順利是最好的。”李青看著李建軍繼續說,“表哥,雖然這裡已步入正軌,但可能還需要你多留一陣。等我們培養出合適的管理人才,你再回奉天怎麼樣?”他知道李建軍在運輸業務上的能力足以獨當一麵,所以提出這個建議。李建軍聞言,略顯尷尬地笑了笑,含糊其詞:“小卓,我正想和你談這事。其實...我不回去也可以。”

-